聽新聞
          
        眼下,各地檸檬大量成熟上市。10月31日,記者走進銅梁區高樓鎮高樓村檸檬種植基地看到,1300畝檸檬園一眼望不到邊,金黃飽滿的果實沉甸甸地綴滿枝頭。30余位村民背著背簍、手持剪刀,忙著采摘檸檬,田間一派豐收景象。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園里多了幾架忙碌的無人機。伴隨著旋翼的“嗡嗡”聲,兩架無人機穩穩吊起打包好的檸檬,沿著預設航線精準投送到路邊的卡車上。


“指揮無人機2分鐘就能運1次,一次大概90公斤,比以前輕松太多了。往年全靠人背,運到車上還得人工倒卸。”去年還在人工裝車的村民歐智昇,如今已是熟練的無人機指揮員。
高樓鎮檸檬基地橫跨高樓村與蓮花村,往年豐收季單采摘運輸就需120余人,村民背著背簍在田地與卡車間往返,效率低且勞動強度大。今年,基地引入無人機后,果實從“枝頭”到“倉庫”的時間大幅縮短,人力成本也顯著降低。

“現在,2臺無人機同時吊運,2分鐘就能運180公斤檸檬。以前人工裝一車要6個小時,現在用飛機只要兩個半小時就夠了。”重慶泰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安永說。

公路邊,幾臺無人機在“90后”飛手的操控下靈活穿梭著。這些年輕“新農人”憑借專業技能,在田間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我們按噸收費,根據距離和落差調整,大概200元每噸,兩臺飛機一天能運30噸至40噸,收入有七八千塊錢。”無人機飛手趙興龍說,低空經濟賦能科技助農,這行未來前景廣闊。

據悉,高樓鎮是銅梁檸檬的主產區,基地種植的“金靴”檸檬堅持綠色生態種植,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以果色鮮艷、汁多肉脆的特質享譽市場,不僅銷往國內多個省份,更通過出口渠道遠銷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今年,基地在管護、采果等環節全面啟用無人機作業,配合“三批采摘”模式——先按重量選采、再整樹統摘、最后清收青果,采收期預計持續3個月,總產量約300萬公斤。加之國際檸檬價格向好,基地真正實現了豐產又豐收。
“今年產量比去年略有增長,質量也更勝一籌。有技術保障品質,市場行情好,我們種起來特別有信心。”張安永說。
記者 汪洋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