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1.3米跳箱、80米障礙跑
通過獨木橋快跑
連續越過跳箱、單杠上旋轉……
最近,河南商丘一所幼兒園
因為硬核體能課走紅
評論區里充滿“全國推廣”的呼聲
園內學生也被網友稱為
“幼兒園畢業,有3年跑酷經驗”
這所幼兒園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
01
幼兒園負責人吳建華介紹,早在2020年,幼兒園就開始將體能訓練作為日常課程。
在學校里,孩子們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個小時。起初,園方也擔心孩子們受傷,但逐步摸索發現,孩子們運動時注意力更加集中,再加上學校準備的防護措施,反而減少了意外的發生。

在學校的后院里,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運動工具,大多是吳建華自己摸索著做的。這些器材用法多樣,老師會根據孩子年齡段設計動作:
小班的孩子主要進行攀爬、蹦跳、平衡木等基礎訓練;中班逐步提升難度,在基礎訓練上增加適配動作;大班則開始挑戰1.25米、1.3米跳箱等高難度動作。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園方設定了不同的目標,都具有一定挑戰性。當孩子達成目標后,“那種超越自我的喜悅和自信,一下子就上來了。”

對于那些沒那么熱衷于蹦跳的孩子,幼兒園內也為他們安排了合適的活動。除了體能課程,幼兒園還開展自然教育。
小菜園里,從播種、澆水到收獲,孩子們全程參與,見證蔬菜從發芽到成熟;小動物園內,孩子們探究昆蟲、投喂動物,了解自然知識。下地勞動、美食課、建構游戲……每個小朋友都能在這里收獲快樂。

02
吳建華和孩子們的故事,要從更早之前說起。
2002年,師范專業畢業的吳建華去了外地打工,他做過技術工、也當過客服,就這么在外拼搏了六年。直到2008年,吳建華妹妹的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卻苦于家附近沒有幼兒園,“家鄉確實有這方面需求,我又是學師范的,就決定回家辦一個幼兒園”。
吳建華在村里長大,從小與大自然打交道,自己有過無拘無束、快樂自由的童年,所以他不愿把孩子們局限在小小的教室內。但他也明白,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寵兒”,如果任由孩子們在戶外“瘋跑”,發生意外也是一件麻煩事。
正當吳建華陷入迷茫時,籃球進入了他的視線。這項運動既能讓孩子們玩起來,又不會太危險,吳建華決定在日常課程中加入籃球,并逐漸發展出花式籃球等活動。

不過,吳建華并不滿足于籃球帶給孩子們的提升,他希望把健康作為第一位,培養體魄強壯、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孩子。
為此,吳建華和老師們從跑酷、體操中找靈感,結合童年時的游戲拆解動作、設計游戲化教學方案。為保證專業性,還專門邀請體育機構和高校教師指導,最終在2020年推出了現在的體能課。
吳建華說,孩子們在體能課上爬高跳躍,不僅鍛煉了身體,更在戰勝困難時收獲成就感,培養出超強的心理韌性。

03
孩子們的變化,家長看在眼里,也有了“放手的勇氣”。
小屹的媽媽說,因為孩子性格膽小害羞,剛送去幼兒園時其實有些擔心,“萬一他受不了怎么辦?”沒想到,有了體能訓練和各種體驗活動,孩子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現在,孩子變得開朗了許多,“每天回來跟我分享在幼兒園的趣事!”
而讓琳琳媽媽開心的是,孩子的胃口和身體都變好了。“現在吃飯不拖沓,胃口比以前好了很多,生病的次數也變少了。”

還有家長反饋,參加了體能課,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明顯減少。“明顯感覺到孩子的精氣神提高了,孩子玩手機的頻率也明顯下降,因為運動量大,吃飯、睡覺也變得很規律。”
為了鼓勵孩子們在體能課上,不斷超越自我,每當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或達成挑戰目標,老師會獎勵孩子幼兒園內部流通的“貨幣”,孩子可以用它在幼兒園的小超市里購物。

“這類訓練能讓孩子在完成挑戰后,獲得成就感,逐步變得陽光自信。”
談及課程設計的初衷,吳建華表示,他希望孩子們能夠釋放天性,“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孩子們在運動和勞作中學習,在體驗中獲得成長。”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