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da)班,跳(tiao)箱(xiang)高度一米三!
2025-11-03 10:36:06 來源: 央視新聞客(ke)戶端
1.3米跳箱、80米障礙跑
通過獨木橋快跑
連續越過跳(tiao)箱、單杠上旋(xuan)轉……
最(zui)近,河南商丘一所(suo)幼(you)兒園
因為硬核體能課走紅
評論區里(li)充滿(man)“全國推廣”的呼(hu)聲(sheng)
園內學生(sheng)也被網(wang)友稱為
“幼兒園畢業,有3年跑酷經驗”
這所幼兒園究竟有(you)著怎(zen)樣的魔力?
01
幼兒園負(fu)責人吳建華介紹(shao),早在2020年,幼兒園就開始(shi)將體能訓練作為日常課程。
在學校里,孩子們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個小時。起初(chu),園方也擔心孩(hai)子們(men)受傷,但逐步摸索發現,孩(hai)子們(men)運動(dong)時注意(yi)力更加集(ji)中(zhong),再加上學校準備的防護(hu)措施,反而減少了意(yi)外的發生。

在學校的后院里,有很多(duo)(duo)叫不(bu)出名字的運(yun)動工具,大多(duo)(duo)是吳(wu)建華自(zi)己摸索(suo)著做的。這些器(qi)材用法多(duo)(duo)樣,老師會根據孩(hai)子年齡段設計(ji)動作:
小班的孩子主要進行攀爬、蹦跳、平衡木等基礎訓練;中班逐步提升難度,在基礎訓練上增加適配動作;大班則開始挑戰1.25米(mi)、1.3米(mi)跳箱等高難度動作。

針對不(bu)同年(nian)齡段的孩子,園方設定(ding)了(le)不(bu)同的目標(biao),都具(ju)有一(yi)定(ding)挑戰性。當孩子達成(cheng)目標(biao)后,“那種(zhong)超越自我的喜悅和自信,一(yi)下(xia)子就(jiu)上來了(le)。”

對于那些沒那么熱衷于蹦跳的孩子,幼兒園內也為他們安排了合適的活動。除了體能課程,幼兒園還開展自然教育。
小菜(cai)園(yuan)里,從(cong)播種、澆水(shui)到(dao)收(shou)獲,孩(hai)子們(men)全程參與(yu),見證蔬(shu)菜(cai)從(cong)發(fa)芽到(dao)成熟;小動物(wu)園(yuan)內,孩(hai)子們(men)探(tan)究昆蟲、投喂動物(wu),了解自(zi)然知(zhi)識。下地勞動、美食課、建構游戲……每(mei)個小朋友(you)都能(neng)在這(zhe)里收(shou)獲快樂。

02
吳(wu)建華和孩子們的故事,要從更早之前說起。
2002年,師范專業畢業的吳建華去了外地打工,他做過技術工、也當過客服,就這么在外拼搏了六年。直到2008年,吳建華妹妹的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卻苦于家附近沒有幼兒園,“家鄉確實有這方面需求,我又是學師范的,就決定回家辦一個幼兒園”。
吳建華在村里長(chang)大(da),從小與(yu)大(da)自(zi)然打交道,自(zi)己(ji)有過無拘無束(shu)、快樂自(zi)由的童年,所以他不(bu)愿把孩子(zi)們(men)局限在小小的教(jiao)室內。但他也明白,現在的孩子(zi)都(dou)是(shi)家里的“寵兒(er)”,如(ru)果任(ren)由孩子(zi)們(men)在戶外(wai)(wai)“瘋跑”,發生(sheng)意(yi)外(wai)(wai)也是(shi)一件麻煩事。
正當吳(wu)建華陷(xian)入迷茫時,籃球進入了他的視(shi)線。這項運動既能讓孩(hai)子們(men)玩起來(lai),又不會(hui)太危險,吳(wu)建華決定在日常課程中加入籃球,并逐漸發展出花式籃球等活動。

不過,吳建華并不滿足于籃球帶給孩子們的提升,他希望把健康作為第一位,培養體魄強壯、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孩子。
為此,吳建華和老師們從跑酷、體操中找靈感,結合童年時的游戲拆解動作、設計游戲化教學方案。為保證專業性,還專門邀請體育機構和高校教師指導,最終在2020年推出了現在的體能課。
吳建華說,孩子們在體能課上爬高跳躍,不僅鍛煉了身體,更在戰勝困難時收獲成就感,培養出超強的心理韌性。

03
孩子(zi)們的變化,家長看在眼里,也有(you)了“放手的勇氣”。
小(xiao)屹的(de)媽媽說(shuo),因為孩(hai)子性格(ge)膽小(xiao)害羞,剛(gang)送去幼(you)兒(er)(er)園時其實有些擔心,“萬一他受(shou)不了(le)怎么(me)辦?”沒(mei)想到(dao),有了(le)體能(neng)訓練和(he)各種體驗(yan)活(huo)動,孩(hai)子很(hen)快適應了(le)幼(you)兒(er)(er)園的(de)生(sheng)活(huo)。現在(zai),孩(hai)子變(bian)得開朗(lang)了(le)許多,“每天回(hui)來(lai)跟我(wo)分享在(zai)幼(you)兒(er)(er)園的(de)趣(qu)事(shi)!”
而讓琳琳媽(ma)媽(ma)開(kai)心的是(shi),孩(hai)子的胃(wei)口(kou)和身體都變好(hao)了。“現在吃飯(fan)不拖沓(ta),胃(wei)口(kou)比以前好(hao)了很多,生(sheng)病的次(ci)數也變少了。”

還有家長反饋,參加了體能課,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明顯減少。“明(ming)顯(xian)感覺到孩子(zi)的精氣神提高了,孩子(zi)玩(wan)手機的頻(pin)率也明(ming)顯(xian)下(xia)降,因為運(yun)動量(liang)大,吃飯、睡覺也變得很規(gui)律。”
為了鼓勵孩子們在體能課上,不斷超越自我,每當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或達成挑戰目標,老師會獎勵孩子幼兒園內部流通的“貨幣”,孩子可以用它在幼兒園的小超市里購物。

“這類訓練能(neng)讓孩子在完成挑戰后,獲得成就感(gan),逐步變得陽光自信。”
談及課程設計的初衷,吳建華表示,他希望孩子們能夠釋放天性,“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孩子們在運動和勞作中學習,在體驗中獲得成長。”
責任編輯:李遠山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