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打破35岁门槛后,用人观念如何转向“能力本位”?-华龙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农村乱子伦毛片国产乱,av天堂亚洲区无码先锋影音,蜜臀av在线观看

國考打破35歲門檻后,用人觀念如何轉向“能力本位”?

2025-11-03 13:45
聽新聞

閱讀提示

2026年度國考的報考年齡上限提高到38歲,給很多“大齡考生”帶來更多報考機會。專業人士認為,國考放寬年齡后,人才選拔范圍拓寬了,能夠吸引更多有社會經驗者報考。但也應看到,打破年齡門檻僅是起點,制度設計仍需兼顧機會公平與發展公平,引導全社會用人觀念轉向“能力本位”。

“本來覺得自己被淘汰了,現在像是進入了復活賽。”山西省忻州市的張女士這樣形容她今年報考公務員的感受。

36歲的張女士在忻州某縣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由于對待遇不太滿意,5年前她開始了考公之路。

知道自己的年齡到了35歲上限,她本已做好放棄考公的準備。“沒想到2026年國考年齡放寬到38歲,突然多出3次機會。”張女士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根據10月14日發布的2026年度國考公告,報考者的年齡上限提高到38歲,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放寬到43周歲以下。專業人士認為,國考放寬年齡后,人才選拔范圍拓寬了,能夠吸引更多有社會經驗者報考。但也應看到,打破年齡門檻僅是起點,制度設計仍需兼顧機會公平與發展公平。

“35歲+”人群又看到了希望

36歲的周先生在廣西桂平某鄉鎮工作,準備參加2026年國考。大學學計算機專業的他,在企業做過幾年程序員。當看到不少同行因年齡漸大、無法快速掌握新技能被辭退時,他也產生了危機感,因此開始準備考公考編,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2023年,周先生考上了現在的鄉鎮事業編。雖然工作穩定,但因工作單位離家遠,他又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

“去年國考進了面試,不幸的是最終‘被逆襲’,本以為沒機會再考了,沒想到今年還能再拼一把。”周先生欣喜地說,國考放寬年齡后,像他一樣的“大齡考公人”又看到了希望。

“本科畢業后,一直在老家工作,做過人力資源、汽車4S店的客服,還跟朋友合伙創過業,一直都不穩定。”河南周口的李曉萌今年35歲,她告訴記者,看到放寬年齡限制后,感覺人生有了新的方向和選擇。一番挑選崗位后,她確定選擇報考河南焦作某地的黃河河務局。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的數據,共有371.8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相較2025年增加30萬人左右。

中公教育高級分析師李茜認為,國考報考人數再創新高,與放寬年齡限制有一定關系。由于面臨失業或職業轉型期,為尋求穩定發展,不少“35歲+”人群選擇考公。

“國考放寬年齡限制,是個非常好的信號。”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家平分析表示,政府帶頭打破年齡門檻,倡導以實際勝任力作為用人標準,有利于引導全社會用人觀念轉向“能力本位”。

“更重要的是,隨著體制內放寬公務員報考年齡限制,企業和社會機構也將受到引導,重新審視自身是否存在隱性年齡歧視,在依賴經驗與專業判斷的領域,成熟人才的價值將被重新評估。”張家平說。

可選崗位較少,擔憂發展前景

“國考放寬年齡限制,順應了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張家平分析認為,隨著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升,以及延遲退休政策落地,人們的職業生命周期在延長,打破35歲的年齡限制順應了人力資源開發規律,有利于個體身心健康和社會良性運轉。

此外,有專家分析,從招聘單位角度看,部分崗位需要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對特定專業技能和行業經驗也有更高要求。在35歲~38歲群體中,不少人已經積累了較系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具備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允許其報考公務員,有助于將成熟的專業力量引入公共部門,優化公務員隊伍的能力結構與人才配置。

雖然放寬年齡限制有諸多利好,但是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大齡考生”存在備考難、可選擇的崗位較少等困境。

小林有著6年的考公經驗,年過35歲的她看到國考年齡放寬后,還是猶豫是否要報名。

“考了那么多次,如果就這樣放棄,會心有不甘,但這些年為備考犧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本職工作也落下了。”小林說,這次篩選出的崗位要么離家遠,要么要求應屆生或基層工作經驗,基本沒有合適的,最后決定放棄參加此次國考。

李茜告訴記者,“35歲+”考生一般職業目標明確,備考動機更強,抗壓能力和責任心也更突出。但相較于年輕考生,這部分考生的學習精力和記憶力優勢不大,應試能力恢復也需要更長時間。此外,他們家庭方面的牽絆也較多,時間與精力會被分散。

記者在社交平臺看到,不少“大齡考生”擔心中年身體素質下降,即使過了筆試,體檢也難通過;還有人擔心在原單位的工齡、職級定檔難以銜接,并對以后的晉升空間、發展前景存在擔憂。

從機會公平向發展公平延伸

“此次國考在年齡限制上進行調整,向社會傳遞了‘能力本位’的信號,能夠推動就業市場打破較僵硬的年齡標準,破除隱性年齡歧視。”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孫德超說。

其實早在國考前,一些地方就有了放寬年齡限制的趨勢。今年1月,四川省人社廳明確,調整機關公招年齡上限,支持事業單位適當放寬招聘年齡條件,鼓勵企業放寬用工年齡限制。今年8月,上海市2025年度考試錄用執法類公務員公告顯示,報考條件為年齡在18周歲以上,38周歲以下。

“打破年齡門檻是邁向就業公平的重要一步,但是也要看到它僅是起點。”針對一些“大齡考生”的擔憂,李茜強調,如果僅在入口處放寬,而后續的體檢標準、晉升年限與培養機制仍沿用舊有模式,高齡人才恐將面臨“進得去,發展難”的結構性困境。因此她建議,公務員報考制度設計要從機會公平向發展公平延伸,還需要定制更科學的考核項目,建立合理的晉升階梯。

張家平提出,必須清醒認識到,入口開放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于制度生態的同步革新。對此,他建議,可以建立“雙軌制”發展通道,在現有行政職級序列之外,探索設立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序列,以專業成果、項目貢獻為晉升依據,而非單純比拼年齡或資歷。

“還可以推行崗位適配度評估機制,在招錄和晉升中引入能力分析模型,明確不同崗位所需的核心素質,如應急反應、群眾溝通、政策研究等,通過結構化測評實現人崗精準匹配,避免‘一刀切’式用人。”張家平說。

責任編輯:杜漩
附件下載:
熱點推薦
最新評論
我來說兩句...... 發送
查看全部評論 >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