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多條高速在收費期滿后停止收費,高速免費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2025-11-04 12:22:05 來源: 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穩 報道
“通行費0元。”11月2日,多位從長沙駕駛汽車通過長永高速前往長沙黃花機場的市民發現,這條通行了30年的高速公路,不再收費了。
公開資料顯示,長永高速是湖南省第一條高速公路,于1994年12月28日通車運營,全長27公里,是連接長沙主城區至長沙黃花機場、瀏陽市永安鎮等區域的快速通道。
服務近31年后,2025年11月2日0時起,長永高速公路實行“零費率”方式,終止收費,成為湖南首條長期免費的高速公路。所謂“零費率”,即對通行本路段的所有車輛按“0元”計算車輛通行費,并代為收取其他路段的車輛通行費。
免費通行后,走長永高速公路在長沙、三一、黃花、永安四個收費站均可實現“0元”通行,不僅能為車主節省費用,還將進一步降低區域內的物流成本。

記者注意到,當地媒體發表題為《契約精神“金不換”》的評論員文章,來形容長永高速的免費通行。
在湖南,長永高速率先采用“社會集資、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短時間內湊齊1.1億元啟動資金,終結了“三湘大地無高速”的歷史。
根據相關規定,政府還貸公路有一定的收費期限,一般不得超過30年。早前,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關于長永高速公路收費期滿處置方式的通知》,明確長永高速公路收費期滿處置方式。長永高速公路收費期將于2025年11月1日到期,收費期到期后,保留現有收費設施,實行“零費率”方式終止收費,由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那么,為何長永高速的收費期限超過了30年呢?
據官方透露,按照1998年的批復,長永高速收費期限是30年,從1994年12月28日到2024年12月27日止。后來因為執行節假日小客車免費、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等政策造成收入損失,先后兩次獲得收費期補償:2021年補償79天,收費期延到2025年3月16日;2025年再次核定,最終將截止日期定在2025年11月1日。

其實,今年以來,已有不少高速公路在收費期滿后終止收費。
最引人關注的,可能就是成都城北出口高速的免費通行。
2024年10月,四川成都市民、執業律師胡磊發現成都城北出口高速收費“悄悄延期”至2025年9月17日,因為沒查詢到官方公示高速公路延期收費的理由,他便申請了政府信息公開,卻被回復相關申請涉密。他認為該回復不合理,遂將四川省交通廳訴至法院。
此后,成都城北出口高速何時免費通行一事伴隨著案件的進展備受關注。
2025年9月4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發布通告稱,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于9月17日收費到期。按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自2025年9月17日24時起,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停止收費,對通行該路段所有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同時,自2025年9月4日24時起,四川省成綿高速公路也因收費到期停止收費。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稱,為保障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秩序穩定,成綿高速公路、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停止收費后,按照“零費率”方式運營,并代為收取其他路段車輛通行費。
除此之外,2025年6月19日,S18武漢天河機場高速公路也因收費期滿停止收費,所有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全長17.8公里的武漢天河機場高速公路于1995年正式通車,實行雙向收費,收費年限為30年。今年2月,津滄高速公路因收費期滿終止收費。
此前幾年,廣佛高速公路、京平高速公路(六環路李天橋至京津界段)、廣州北環高速公路等也因收費期滿停止收費。其中,1989年建成通車的廣佛高速,是廣東第一條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也是國內第二條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
如此多的高速路停止收費,原因無他,皆因收費期限到了。
近年來,高速公路收費期滿后能否免費,已經成為了廣大市民群眾普遍關注和關心的問題。
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始于上海的滬嘉高速公路,于1988年建成通車。通車24年后,其于2012年停止收費,為高速路履約免費開了個好頭。
20世紀90年代之后,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進入高速發展期。截至2024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9.07萬公里,年內新增0.70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里程12.41萬公里、增加0.18萬公里。
高速公路建設成本高昂,20世紀80年代,相關部門制定法規,確定了“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打破了財政資金不足的束縛,對我國公路交通的跨越式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公路交通的旺盛需求。
在收費期限上,國家規定,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分別為最長不得超過15年和25年,中西部地區最長不得超過20年和30年。同時,根據2004年公布施行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轉讓政府還貸公路權益中的收費權,可以申請延長收費期限,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5年。
不過,記者注意到,自2013年起,《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修訂稿已多次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重要的修訂內容就是調整收費期限。
2018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在關于《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的起草說明中提到,現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制度設計難以解決收費公路債務問題,債務風險不斷累積。隨著收費公路的快速發展,建設、償債及養護管理成本不斷增長,但收費標準基本延續上世紀九十年代水平,導致收入與成本倒掛,收支缺口呈逐年擴大趨勢,累積債務余額也逐年擴大。
上述征求意見稿中提出,政府收費高速公路項目償債期限應當按照覆蓋債務還本付息需求的原則合理設置,經營性公路項目經營期限按照收回投資并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一般不得超過30年,對于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的收費公路,可以超過30年。同時還提出,實施收費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增加高速公路車道數量,可重新核定償債期限或者經營期限。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通過改擴建延長高速收費年限已成為地方普遍操作。
今年5月12日,交通運輸部將《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列為年內公布的立法項目。這也就意味著,已討論十余年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修訂,有望在今年落地。屆時,高速公路收費期滿后能否免費、如何延期收費,或許將有明確定論。
從全國來看,還有不少“老高速”即將走到收費期限上限,如果在運營期限到期前沒有進行改擴建等,就有可能開啟免費通行。
不過,高速公路免費之后,或許還將面臨新的挑戰。
高速公路免費后車流量必然會大幅增加,如成綿高速、武漢天河機場高速等停止收費后,就有不少車主反映,段路變得更加擁堵了。還有不少市民對高速免費之后的長期養護、管理等較為關心。
免費之后,養護也不能“掉鏈子”。如何在高速免費之后保持現有的道路質量不下降,同時防止由于停止收費引發交通嚴重擁堵、通行能力下降等,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杜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