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裝紅海成功“上岸”:一位95后女孩的“破卷”樣本
2025-11-04 13:24:22 來源: 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報道
從大學宿舍里賣女裝,到如今成為一名手作花藝戒指的設計師,出生于1998年的“川妹子”小蔣的創業故事,像極了一部現實版的“職場變形記”。她的經歷雖非一帆風順,卻映照出當下年輕創業者在“卷生卷死”的市場中,如何另辟蹊徑、實現自我救贖的智慧與勇氣。

創業始于宿舍里的“一件代發”
2018年,小蔣還是一名大二的會計專業學生。和許多同齡人一樣,她對未來充滿迷茫,卻也隱隱有“不想只靠打工過日子”的沖動。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通過運營表情包賬號積累起第一批粉絲,開始嘗試在微信上賣女裝。
“那時候沒條件囤貨,就用1688一件代發。”她回憶,選款、發貨、售后,全部靠一部手機完成。白天上課,晚上修圖發朋友圈,深夜聽到支付寶到賬的提示音,“就像發現了人生新副本”。
兩個月的時間,她的微信好友加滿5000人,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讓小蔣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干喜歡的事也能賺錢。
大四那年,當同學們紛紛投簡歷、找實習時,小蔣在學校附近租下一間小屋,掛上了“Twofun女裝工作室”的牌子。花墻、落地鏡、貨架、堆成山的快遞——那是她夢想的起點。
她重新設計Logo、吊牌,新建微信號,一個人包攬選款、拍照、客服、發貨。上新時邀請穿搭博主試穿,一度賣爆200多套。那一年,她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20萬。

“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開出自己的品牌店。”小蔣說。
但現實很快給了她一記重擊。
一枚花戒指助小蔣打破行業困局
不到兩年,女裝行業進入“內卷深海”。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直播雖然能帶來銷量,但退貨率高得驚人,“利潤全被快遞費吃掉”。
小蔣常常半夜盯著屏幕,問自己:“我是不是把喜歡的事,做成了自我消耗?”
那段時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仿佛被困在一個看不見出口的循環里。
轉機,往往出現在最不經意的時刻。有一天,小蔣刷到歌手陸虎和噓噓的婚禮視頻,新娘手上的“花戒指”瞬間擊中了她。“植物做的戒指,又美又有創意!”她當下決定:“我也要做這個。”

她立刻上1688買了永生花、戒托、膠水、鑷子。第一次做得一塌糊涂,手上全是膠。但她沒有放棄,經過無數次嘗試,終于做出了第一個像樣的花戒。
她把制作過程剪輯成視頻,發到社交平臺。沒想到第一條就火了,上千的點贊、收藏,評論區清一色的“好看”“想要”。
開店的第三天,她接到了第一筆訂單。
從女裝店主到手作設計師
就這樣,小蔣的“花藝戒指”副業悄然起步。她陸續推出胸針、耳環等不同款式,甚至開發出教程,吸引了不少手工愛好者。
“有人說現在年輕人買的不是實用,而是情緒,我深以為然。”她說。手作的溫度、獨特性、情感聯結,正是標準化女裝無法替代的價值。手作訂單不僅貼補了縮水的女裝生意,更讓她找回了“創造”的快樂。小蔣不再被困在“價格戰”和“退貨率”的焦慮中,而是真正享受從0到1的成就感。

如今的小蔣,已經不再是那個在女裝紅海中掙扎的小老板。她有了新的夢想:開一家線下的手作體驗店,讓更多人感受手工創作的魅力。
“今年的女裝依然卷,但我不卷了。”她笑著告訴海報新聞記者,或許創業就是這樣,只要你敢嘗試、能發現,就能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找到屬于自己的機會。
而小蔣的下一個機會,正在一間尚未開業的手作體驗店里,靜靜等待。
責任編輯:杜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