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新華社酒泉11月3日電(李國利、占康)“色香味俱全”“美味啊雞翅”……中國空間站順利“會師”的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和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這兩天正式啟用隨神舟二十一號飛船上行的熱風烘烤機,第一次在“太空家園”吃上了烤雞翅、烤牛排。
這是中國空間站“太空廚房”首次上新“烤箱”,航天員食品實現在軌烹飪烘焙。
記者從空間站下行的視頻資料看到,航天員從包裝袋里取出腌制好的雞翅,在簽架上進行固定后放入熱風烘烤機內,加熱28分鐘,一盤滋滋冒油的宇宙級奧爾良烤雞翅就制作出來了。神二十航天員王杰和神二十一航天員武飛兩個內蒙古人,還聯手烤制了一盤熱氣騰騰的黑椒牛排,讓神二十乘組指令長陳冬一飽口福。

太空“烤箱”與地面的烤箱到底有何不同?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劉偉波介紹,首先是通過溫控技術、殘渣收集、高溫催化、多層過濾等技術攻關,實現在軌烘烤時的無油煙處理,從而滿足空間站的油煙排放標準。其次是對凈化裝置和整機都進行嚴格測試,使之滿足空間站準入條件,可連續可靠運行500次。
“太空廚房”上新“烤箱”是提高航天員在軌生活保障水平的一項暖心舉措。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介紹,神舟二十一號任務中,食品種類擴展至190余種,飛行食譜周期延長至10天,可實現對新鮮蔬菜、堅果、蛋糕、肉類等食材在軌烹飪、烘焙加工。
“可以想一下,如果航天員在相對密閉的空間環境里生活了幾個月后,能夠吃到自己親手烘烤的香氣撲鼻的雞翅、牛排,或者是酥脆可口的花生米和面包,會不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劉偉波說。
據了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以來,科研人員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改良,使航天食品的種類、質地、風味、色澤和營養變得越來越好,進一步滿足了航天員的飲食需求。
此外,“太空菜園”也取得新突破。自神舟十六號任務開始,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開展了在軌植物基質培養研究與驗證,采用再生基質、長效控釋肥和微孔導水技術,實現微重力下水分養分有效供應,實現10批次包括生菜、櫻桃番茄、紅薯等7種植物培養,為航天員提供4.5公斤新鮮果蔬,其中生菜和櫻桃番茄實現了“種子到種子”的全周期培養。
“針對春節、元旦等中國傳統佳節,我們會給航天員準備非常豐盛的餐食,甚至還有神秘禮包,只能在過節當天才能打開。”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臧鵬說。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