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藝節 | “大地情深”暖山城 劇場內外繪就“人民的節日”
2025-11-04 19:09:2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徐云卿 陳發源 王景行)11月4日下午,“大地情深”——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活動在重慶群星劇院舉行。劇場內,展演串聯起20余個來自全國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勾勒“家鄉美、人心暖、時代新”的生動圖景,讓煙火氣與人情味滿溢劇院;劇場外,重慶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精彩紛呈,盡顯巴渝文化獨特魅力。

五個篇章 展現新時代群文圖景
“大地情深”——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展演以群眾為主角、以時代為背景,分為《序:幸福是你微笑的樣子》《@我的是家鄉》《溫暖不期而遇》《寫給逐光時代》《尾聲:大地情深》五個篇章,講述群文工作者描摹家鄉錦繡風情的生動創作情景,唱響為城市里那些細碎微光與滾燙人心而作的頌歌,展現新時代里人民群眾鮮活多元的模樣。


序章“幸福是你微笑的樣子”里,一張張笑臉閃現在舞臺之上,成都春熙路鍋莊舞隊、重慶解放碑街舞團隊隔屏“賽舞”,貴陽、遼寧等地舞團線上聯動,瞬間點燃現場氛圍。隨后,來自陜西、廣東、海南、內蒙古、山西、重慶的6 支廣場舞登場,盡顯群眾文化的鮮活生命力。



“@我的是家鄉”篇章聚焦“家鄉之美”,用藝術語言描摹山河錦繡與時代變遷,既有濃郁鄉土味、又有最炫民族風,滿是對故土的深切眷戀;“溫暖不期而遇”篇章將目光轉向城市生活,從日常物件、平凡故事里挖掘善意,鄰里關懷、家庭陪伴等細膩情感直抵人心;“寫給逐光時代”篇章彰顯創新與活力,青春身影演繹拼搏與朝氣,傳統說書與流行IP結合,讓古老藝術“出圈”煥新。

展演中,來自一線的群文工作者擔任“文化講述人”,他們中有的是基層文化工作者,有的是學生、公司職員、退休人員,既是群眾文化的參與者、創作者,也是文化傳承的紐帶與時代故事的講述者。他們站到臺前,分享群文記憶、創作初心,抒發家鄉是底氣、文化是根脈的深厚情感,也講述城市溫暖故事與藝術創新感悟。

展演尾聲,歌舞《大地情深》精彩亮相,臺上臺下和聲共鳴。正如文化講述人所言:“在這片大地上,有多少莊稼就有多少歌曲,有多少條河流就有多少支舞蹈。”群眾文藝的根在大地,魂在人民。此次盛會不僅展現傳統與流行交融、線上線下聯動的創新活力,聚焦家鄉變遷、城市溫暖、青春逐夢的時代溫度,更彰顯了群眾文化“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本真底色。
全民享藝 盛會余韻潤人心
當天,劇院外同樣熱鬧。在人流如織的重慶解放碑,文藝愛好者們帶著樂器、踩著舞步開啟群眾文藝快閃活動,路過的市民瞬間圍攏成圈,不少人舉著手機記錄,精彩的短視頻很快在本地社交平臺刷屏,讓更多人看見群眾文藝的活力。
重慶市兒童公園廣場更是一派歡騰,重慶市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展示暨優秀群眾文藝作品惠民展演正在舉行。來自15個區縣的文化工作者熱情地向來往市民推介本土群眾文化品牌,并帶來各自的“拿手好戲”:快板、川劇、歌舞、表演唱、情景劇……盡顯巴渝文化獨特魅力,整個廣場成了滿是笑聲與歌聲的“文化集市”。


而在馬路對面的重慶市群眾藝術館,三場街頭音樂會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作為渝中區、大渡口區、沙坪壩區分別打造的文化品牌,“樂響渝中”音樂會、“花開的聲音”音樂會、樹下音樂會“搬”到了市群眾藝術館周邊,《我的未來不是夢》《平凡之路》《向云端》等耳熟能詳的旋律響起,路過群眾駐足圍觀,不少人更是跟著節奏一起哼唱,歌聲、掌聲混著笑聲漫在風里。
群星美術館里,“美在群文 時代答卷”——全國文化館美術作品邀請展集中展示了90余件美術作品,觀眾通過一幅幅國畫、油畫等,欣賞各地文化館美術專干筆下的大美河山和時代新貌。

重慶市群眾藝術館黨總支書記、館長任競表示:“群星獎終評期間,從劇場到街頭,從專業舞臺到社區廣場,群眾文藝像陽光一樣,灑到每個角落,讓老百姓不用買票,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真正把藝術節變成‘人民的節日’。”
這場“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不會隨著暮色降臨而停歇,而將以全民共享的溫暖記憶,化作群眾文藝扎根人民、持續綻放的新起點,“大地情深”的歌聲,將響徹新時代的神州大地。重慶將繼續以群眾為主角、以時代為底色,奏響新時代群眾文化繁榮發展的昂揚樂章。
責任編輯:徐云卿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