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夕阳红” 重庆全方位提升800多万老年人生活品质-华龙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农村乱子伦毛片国产乱,av天堂亚洲区无码先锋影音,蜜臀av在线观看

用心守護“夕陽紅” 重慶全方位提升800多萬老年人生活品質

2025-11-05 17:33:5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舒)11月5日,重慶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召開2025年重慶市老齡事業發展暨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重慶在養老保障、健康服務、養老服務供給、銀發經濟培育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并針對老年人權益保護、數字時代風險防范等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2025年重慶市老齡事業發展暨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現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舒 攝
2025年重慶市老齡事業發展暨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現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舒 攝

老齡化呈現四大特征,銀發紅利蘊藏發展潛力

發布會上,市民政局副局長、市老齡辦副主任徐松強介紹了重慶市人口老齡化狀況及特點。截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90.47萬人;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801.13萬人,較2023年增加35.1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5.11%,高于全國3.11個百分點。

重慶人口老齡化呈現四大顯著特征。具體來看,老年人口規模持續擴大,全市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突破800萬人,老齡化程度在西部地區位居前列。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重慶自1994年老齡化率達到10%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提升至20%中度老齡化歷時24年,而從20%到30%深度老齡化預計僅需12年。高齡化趨勢愈發凸顯,全市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升,已接近80歲,高齡老人數量持續增加,長壽現象日益顯著。老年人口結構仍然“年輕”,目前重慶70歲以下的“低齡”老年人約占全市老年人口的半數,他們整體受教育水平較高、健康狀況良好、財富儲備相對充實,且社會參與意愿強烈,是釋放“銀發紅利”、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老人們在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參加主題活動。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舒 攝
老人們在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參加主題活動。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舒 攝

老齡事業多點突破,全方位提升養老質感

面對老齡化浪潮,重慶將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推動老齡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構建起一張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保障服務網絡。

據統計,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666.7萬人,其中參加職工養老保險1512萬人,參加居民養老保險1154萬余人,加上穩步推進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及個人養老金賬戶,構成了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28.3萬老年人納入低保,15.77萬老年特困人員得到重點保障,社會救助精準發力;110萬80歲以上高齡老人按月領取津貼,17萬余名老年殘疾人享受“兩項補貼”,多重保障疊加,為老年人生活筑牢“保障網”。

此外,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全市基本醫保參保人數超3133萬人,老年群體應保盡保;醫療資源持續優化,全市有10家老年醫院,近80%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176家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了5.2萬張床位,老年人就醫更便捷;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成效顯著,覆蓋806萬余人,5.77萬人已享受待遇。

居家養老更有“溫度”,全市試點建設家庭養老床位5000張,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3.9萬戶,加上特殊困難老人月探訪全覆蓋,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專業服務。社區養老更顯“便利”,34個區縣中心、955個街鎮中心、2871個社區站點構成的服務網絡,搭配1695個年服務超240萬人次的老年食堂,解決了“吃飯難”“照護難”等痛點。機構養老更提“品質”,全市建成1759家養老機構、23.57萬張床位,其中護理型床位14萬余張,公建民營機構494家,社會辦養老機構913家。農村養老更補“短板”,52個失能特困照護機構和8000個互助點,讓農村老人也能享受可靠服務。

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休養老人楊爺爺正在與情感陪護機器人“裴裴”下象棋。市民政局供圖
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休養老人楊爺爺正在與情感陪護機器人“裴裴”下象棋。市民政局供圖

銀發經濟活力迸發,老年友好氛圍濃厚

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礎上,重慶著力激活銀發經濟潛力,優化老年友好環境,讓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品質。

老年用品供給持續升級,全市8家企業的16個產品入選國家推廣目錄,23種智慧養老產品通過首批示范目錄認證;消費市場不斷激活,將10類適老產品納入以舊換新補貼,給予15%補貼。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在激活市場的同時強化監管,處理涉老投訴1548件,提起全國首例涉老食品集體訴訟,為老年消費保駕護航。

老年友好環境建設成效顯著,全市113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中心城區25條敬老愛老公交線路、持續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和無障礙設施建設,讓城市更適配老年人生活;權益保障力度加大,全市42家法律援助機構年辦理涉老案件4700余件,發放老年公交卡677萬張,文化場館常態化免費向老人開放;老年人社會參與渠道不斷拓寬,全市98萬余名老年志愿者活躍在各行各業,2157名銀發人才發揮余熱,超1萬個老年學校教學點惠及200余萬老人,407萬老人常年參與體育活動,“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市愛心莊園休養老人在長椅上曬太陽。市民政局供圖
市愛心莊園休養老人在長椅上曬太陽。市民政局供圖

權益保護協同發力,筑牢老年人安全防線

針對當前涉老矛盾糾紛、詐騙等問題,重慶多部門協同聯動,構建全方位老年人權益保護體系,為老年人安享晚年保駕護航。

在機制建設上,市老齡辦牽頭建立民政、法院、檢察、公安等多部門協調機制,在九龍坡等3個區開展意定監護試點,還通過開展多場接地氣的宣教活動提升老年人防范意識。

其中,民政部門完善養老服務市場監管體系,推行預收費“提存公證”、合同網簽等制度,防范非法集資;法院強化審判職能,發布典型案例并健全適老訴訟服務,為老年人參與訴訟提供便利;檢察機關聚焦無障礙環境、食藥安全等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公安機關嚴打涉老犯罪,強化風險預警;司法行政部門深化“法律服務助老護老行動”,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7萬余件。多部門聯動,織密了老年人權益保護的“安全網”。

從保障底線到提升品質,從激活經濟到守護權益,重慶正以系統思維推進老齡事業發展,讓800多萬銀發群體共享發展成果,在“老有頤養”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責任編輯: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