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巨型吊牌防退貨”背后:電商女裝退貨率高達50%至60%,線上直播退貨率甚至達80%以上
2025-11-06 09:55:43 來源: 新黃河
又是一年雙11電商促銷季,近日,一則“巨型吊牌防退貨”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面對女裝超過80%的高退貨率痛點,許多商家今年將新衣吊牌做成了A4紙大小,這種吊牌尺寸大、材質硬、顏色醒目,增加穿著不適感和顯眼程度,從而降低消費者“蹭穿”后退貨的可能性。

早在今年3月份,有消費者在小紅書上發帖稱,自己買的衣服上有巨無霸吊牌。吊牌大到可“隨機扇飛一個路人”。有商家在相關帖子下方吐槽,“每天都能收到穿過的退貨”。這些衣服大多有明顯的穿著痕跡,如褶皺、壓痕、變形、污漬或異味。
社交平臺上,不少商家表示,早已對消費者惡意退貨行為難以忍受。
有媒體報道,沈陽一職業學校在今年4月底,有60多名學生網購衣服,而在參加完運動會后,集體又以“質量問題”進行七天無理由退貨。而退回來的衣服,難以二度銷售只是商家面臨的其中一個問題。從成本端來看,這部分衣服,商家還要承擔倉儲、運營、物流、人力等各種成本。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款被網友戲稱為“防白嫖神器”的吊牌裝備,可謂直擊行業痛點,其核心優勢在于“低成本、高效率、不傷及合理消費”。四川某吊牌生產商網上透露,與傳統吊牌相比,這款巨型吊牌在尺寸、硬度和隱蔽性方面均經過特殊設計,“若強行穿著會產生明顯不適”,從而有效降低試穿后的退貨率。
據介紹,巨型吊牌于2025年3月首批產品入市,前兩個月訂單量已達四五萬個,雙十一前夕更是迎來訂單暴漲,部分熱門款式供不應求。
這一看似頗具爭議的物理防御設計,不僅收割千萬級話題流量,更直白揭開了線上女裝行業的生存痛點:常年高企的退貨率,正倒逼行業開啟自救。
公開數據顯示,電商女裝退貨率高達50%至60%,線上直播退貨率甚至達80%以上。其中,很多退貨并非質量問題,而是藏著吊牌穿幾天之后,再以七天無理由退貨,不少消費者以此方式公開“薅羊毛”。

有人穿著漢服拍完古風照,轉頭就以“不喜歡”為由退貨;有人收貨后直接剪吊牌,卻狡辯“未拆封”,平臺因“證據不足”遭遇強制退款。對此,商家表示,這是對“七天無理由退貨”措施被濫用的無奈反擊,為了應對越來越離譜的退貨率,通過物理限制降低惡意退貨行為。
有專家表示,近年來,惡意退貨加大了商家成本,部分承受不起的商家無奈退出市場,甚至欠款“跑路”。而留下來的商家,有些為了應對高退貨率,便選擇提高售價以維持利潤,導致商品性價比下降,形成“高退貨率→提價→性價比降低→更高退貨率”的惡性循環。
然而,如此簡單粗暴的對策,也引發了新的爭議。有網友說:“怎么可以這么不信任消費者呢?”這些聲音點出了問題的另一面:“巨型吊牌”在打擊惡意退貨的同時,也可能誤傷正常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甚至透露出一種電商對消費者群體普遍的不信任感,暴露了當前電商環境中脆弱的信任鏈條。
電商專家王采銥認為,商業的健康發展依賴于買賣雙方的互信與善意。“巨型吊牌”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根本上修復誠信的裂痕。當消費者無需因碩大的吊牌而感到被審視,商家也無須絞盡腦汁防止惡意退貨時,一個健康、和諧的消費市場才算到來。
新黃河記者:蘇冉
責任編輯:張炬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