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價格先漲后降、虛假折扣?川渝兩地消委會聯合發布2025年“雙十一”消費提示
2025-11-06 10:19:06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馮珊)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季已拉開帷幕,為守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結合2025年消費市場新特點,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防范風險。
優選正規渠道。消費者應優先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良好的電商平臺及官方授權店鋪,重點核查經營者公示的營業執照、行政許可及知識產權授權證明,清晰區分平臺自營與第三方商家權責邊界,避免誤入無資質“黑店”。
切勿點擊陌生短信、彈窗推送的高額返利鏈接或非官方二維碼,不隨意向第三方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嚴防個人信息泄露引發資金風險。
按需理性消費。消費者切忌沖動消費,不要被優惠、折扣、便宜、返現等字眼沖昏頭腦,不要因所謂湊單而忽略實際需求,盲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造成閑置和資金浪費。
新型陷阱早防范。“雙十一”促銷規則更趨復雜,平臺普遍設置多階段預售與疊加優惠,消費者下單前務必重點確認以下事項:
一是定金退還條件,依據電子商務法,消費者無違約時,商家不得克扣定金,需截屏留存“無違約可全額退款”條款;二是價格真實性,警惕先漲后降、虛假折扣,可通過比價工具核查歷史價格,對未明碼標價的商品堅決拒購;三是優惠延續性,換貨時需與商家書面確認保留原優惠,拒絕商家以活動結束為由要求補差價的不合理要求。
收貨驗收嚴把關。購買食品、保健食品、家電等重點品類時,需強化細節核查。食品應查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及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保健食品銷售頁面須顯著標示“不是藥物,不能代替治療疾病”提示,無此標識的堅決不購;家電需確認3C認證與能效標識,核對型號規格與宣傳一致性。
留存消費憑證。消費過程中需系統性留存四類憑證:訂單截圖、支付記錄、促銷規則頁面、聊天記錄及直播回放片段。以上憑證至少保存3個月以上。遇到侵權行為,可優先與商家協商,明確提出退還定金+尾款、補發贈品等合理訴求協商無果可拔打12315熱線、12345政務服務熱線。
“川渝消費者遇權益受損可優先選擇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維權,平臺整合AI智能問答、在線和解等功能,全程線上化且24小時受理。登錄只需微信、支付寶搜‘消協315’或訪官網實名,可便捷提交訴求附證據、追蹤進度。”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責任編輯:邵煜晟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