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陳雨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陳雨)“園區有毒有害氣體預警系統A5、A6兩個站點苯濃度超過警戒值……”11月6日,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2025年重慶市涪陵區后溪河流域暨白濤工業園區突發環境事件聯合應急演練舉行。

本次演練旨在通過實戰檢驗各級環境應急預案體系與“一河一策一圖”“一園一策一圖”應急方案的實操性,全面提升跨層級、跨主體協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
當天的演練聚焦兩類典型水污染場景:一場景模擬位于涪陵區白濤工業園區的重慶華峰化工有限公司由于苯泄漏引發火災,含苯廢水進入后溪河;另一場景模擬一輛大型重油運輸罐車在后溪河1號橋發生交通事故,導致重油泄漏并通過橋面雨水孔進入后溪河。演練模擬這兩類事故發生后,直接威脅后溪河及下游烏江水質安全。
演練現場,上午10時,重慶華峰化工有限公司中控室警報響起,隨后可見企業方向煙霧彌漫。發現險情后,該企業現場操作工人立即向公司負責人報告。
事故發生后,企業、園區、區政府、市區兩級生態環境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由市生態環境局與涪陵區政府聯合指揮的現場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污染處置、應急監測、輿論引導等9個工作組,構建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指揮體系。
現場處置中,應急綜合組利用白濤園區“一園一策一圖”、后溪河“一河一策一圖”方案,快速查詢周邊應急空間與設施,處置人員立即采取罐體堵漏、啟動橡膠壩、關閉下游應急閘門、構筑攔截壩等措施,精準圍堵污染團。同時,“重慶市環境風險應急指揮系統”實時推演污染擴散趨勢,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演練中,“高科技”硬核裝備紛紛登場,100余套科技設施貫穿應急全流程:大氣監測環節,無人機搭載有毒氣體監測儀、機器狗攜帶監測設備,實現全方位大氣環境排查;油污處置環節,市級綜合環境應急隊伍利用無人飛翼牽引圍油欄,輔助完成在后溪河上的圍油欄布設工作,此外,還利用刷式收油機將高濃度油污回收至臨時應急池,大幅提升響應速度與處置精度。
此次演練匯集市、區、園區、街道、企業及社會救援力量等20余家單位,通過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和指揮調度、險情控制和污染處置、環境監測和飲用水監測、交通和公共秩序維護、輿情監控和信息發布等6項流程,成功控制了污染源,有效保障了后溪河及下游烏江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安全。生態環境部應急辦、長江流域監督管理局、西南督察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應急研究所)及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蒞臨觀摩指導。

據悉,重慶市目前已實現375條重點河流(河段)“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體系全覆蓋。當前正著力推進涪陵白濤化工園區和南川化工園區試點工作,強化“一河一策一圖”與“一園一策一圖”的銜接機制,探索化工園區與重點河流有效銜接、相互支撐的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準備體系。
“簡單說,‘一河一策一圖’‘一園一策一圖’就是給每條河流、每個園區量身定做一套專屬的環境管理和應急方案,再配上一張直觀的‘作戰圖’。”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陽華表示,后續將以演練經驗優化日常防控,持續完善預案體系和“一河一策一圖”“一園一策一圖”,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環境應急深度融合,健全聯防聯控機制,打造專業環境應急隊伍,筑牢環境安全防線。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