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近年來,農作物病蟲害多發頻發趨勢日益明顯,科學防治成為保障作物穩產增產的關鍵。為驗證植保技術在作物生產中的實際作用,巴南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按照全國統一試驗方案,組織實施了油菜植保貢獻率試驗。最新結果顯示,科學防控病蟲害可使植保技術對油菜生產的貢獻率達到25.97%,其中統防統治區較農戶自防區增產12.2%,成效顯著。

據悉,2024—2025年,巴南區在石灘鎮萬能村開展油菜病蟲害防控試驗,共設置五種處理方式。產量數據顯示:嚴格防治區油菜畝產達106.45公斤,統防統治區為92.25公斤,農戶自防區為82.2公斤,完全不防治區僅為61.9公斤。嚴格防治區比不防治區增產達61.7%,優勢十分突出。
防治效果對比同樣顯著:嚴格防治區對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為92.31%,對蚜蟲的防治效果達到100%;而農戶自防區這兩項指標分別為51.28%和66.67%。統防統治雖不及嚴格防治,但效果明顯優于農戶自防。
進一步測算表明,嚴格防治區、統防統治區和農戶自防區的植保貢獻率分別為41.58%、28.51%和19.07%。根據巴南區實際防治面積占比加權平均后,全域植保貢獻率為25.97%。
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結果充分驗證了植保技術的增產作用。特別是統防統治模式,在保證防控效果的同時更易于推廣,將成為今后重點推進方向,為全區糧油安全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羅莎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