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科技片場:穿梭虛擬與現實的“造夢工廠”
2025-11-07 06:05:26 來源: 重慶日報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栗園園

永川科技片場
永川科技片場是永川區打造的西部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影視產業基地,片場一期于2023年5月投用,二期今年正式亮相,總棚拍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與傳統影視基地相比,這里以虛擬拍攝技術為核心,拍攝科幻大場景可降低成本90%,提升拍攝效率55%。它的技術對標好萊塢制作標準,已成功承接拍攝《P計劃》《狂野時代》《難哄》等50余部優質影視作品。
一輛車馳騁在碧藍的大海邊,仿佛有咸咸的海風撲面而來,畫面切換,車輛已行駛在川流不息的菜園壩長江大橋上。
這是10月15日,記者在永川科技片場,某新能源汽車的廣告拍攝現場看到的一幕。走近細看,卻發現車輛其實一直固定在原地,動的只是背景畫面。一時間,屏幕上的虛擬場景與影棚內緊張的拍攝現場,讓人有穿梭于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感覺,仿佛置身一個神奇的“造夢工廠”。
影視和科技融合共生
這個虛擬攝影棚就是永川科技片場1號影棚。該攝影棚建于2023年,面積約3000平方米。而眼前這幅弧長42米、高7米的虛擬拍攝屏,建成時曾是亞洲最大的弧形LED虛擬拍攝屏。
今年,在戛納電影節獲特別獎的電影《狂野時代》,曾在這里用1個月時間完成了影片約30%的虛擬拍攝。而在此前,還有《長津湖》《熊貓計劃》等一大批影視作品在這里拍攝。
什么是虛擬拍攝?
“正如我們看到的,虛擬拍攝通過人工智能與影視技術結合,運用實時渲染、動作捕捉、數字人等技術,營造逼真的特效場景,這樣就能大幅縮減影視制作的周期和成本。”達瓦(重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瓦科技)副總裁陳亮介紹說。
以汽車廣告拍攝為例,廣告商普遍需要在山地、城市等不同場景拍攝,以體現車輛的優越性能。“但這樣就需要人員和物資的長距離轉場,耗時耗力,且成本高昂。”陳亮說,如果選擇用綠幕拍攝,后期再加特效,光影問題又比較難處理,“我們的虛擬拍攝是按照對方的需求進行置景,劇組可直接用渲染好的畫面拍攝,拍完即出片,不需要復雜的后期處理,且場景逼真。”
大面積的實時渲染正是達瓦科技的“絕活”。憑借這項技術,他們曾參與了國慶70周年閱兵模擬仿真系統建設。彼時,達瓦科技還只是一個初創公司。因與永川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定位相契合,2022年,達瓦科技把總部遷至永川,并在科技影視賽道不斷深耕。如今,公司的虛擬拍攝技術在國內已是頂尖水平,甚至可以媲美好萊塢。
越來越多劇組選擇虛擬拍攝
但達瓦科技對拍攝效率的追求還不止于此。
在永川科技片場1號影棚,工作人員把屏幕前方展臺上的置景撤下,按下按鈕,巨大的展臺就緩緩升起,伴隨著機械滑動的聲音,展臺開始向外移動,隨后沿著地面劃定的軌道行進,轉移向旁邊的影棚。
“只需40分鐘,就能完成兩個棚交替拍攝。”片場工作人員解釋,當一個棚在拍攝時,另一個棚就可以同步置景,實現不同場景拍攝的無縫銜接。陳亮介紹:“這就是我們首創的工業置景,也是重慶這座工業城市給我們帶來的靈感。”
近年來,越來越多影視劇組開始選擇這種拍攝方式。不久前上映的懸疑片《怪談五命河》首次嘗試了虛擬拍攝。按導演的原計劃,影片要在永川松溉古鎮實地取景,再結合部分虛擬拍攝,要在永川拍攝15天。
“沒想到拍攝時受天氣影響,最終大部分拍攝都是在棚里完成的,拍完才用了4天半。”陳亮說,導演對影片最終呈現效果也十分滿意,很快又跟片場約了3部片子的拍攝計劃。
從“拍重慶”向“重慶拍”轉變
借助國內最頂尖的虛擬拍攝技術,達瓦科技一舉將影視拍攝效率提升55%,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劇組前來合作。
“現在主動來尋求合作的客戶越來越多,比如這個汽車廣告。”陳亮表示,現在片場的拍攝檔期已排到明年一季度。為滿足市場需求,在科技片場一期不遠處,新增了3個科技影棚的科技片場二期也已落成。
在今年7月份舉行的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上,科技片場二期正式亮相,電影節開閉幕式均在拍攝棚內舉行。
“二期新建的3000平方米虛擬拍攝棚在技術上又有升級。比如我們的移動延長屏,可以滿足更多場景的拍攝需求,此外渲染技術也有了優化提升,畫面精度更高。”陳亮說,已有院線電影預約了二期的拍攝檔期。
短短兩年多,永川科技片場不斷擴大,成功拉動了重慶影視行業發展。過去,被網友稱為“8D魔幻城市”“賽博朋克城市”的重慶,是影視拍攝的熱門取景地。如今,憑借科技影視的力量,各大劇組扎堆前來重慶,“拍重慶”逐漸向“重慶拍”轉變。
陳亮透露,片場三期項目也已在計劃中,預計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用,“屆時我們還會有更多新科技亮相,未來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杜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