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2018年,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鋪展了一幅宏偉藍圖。
7年時間,宏圖變勝景。“黨中央決定,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貿易港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這是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標志性舉措。”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聽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工作匯報。
這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后,總書記首次來到地方;也是不到一年時間里,總書記再到海南。海南的發展、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經緯中有著十足份量。

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總書記為何如此關切?
于海南而言,建設自貿港是一次邁步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機遇。匯報會上,總書記提綱挈領,將“促進海南高質量發展”定位為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主要目的之一。
回望建省之初,中部山區仍有“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一根鐵釘也要到島外去買”;到如今,全球資金、技術、人才要素加速匯集,一個三亞國際免稅城里就能“買遍全球”。巨大的發展躍遷靠什么?
靠建省辦特區,“殺出一條血路”放膽發展生產力;靠國家戰略引領,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溯根求源,靠的是改革開放這個“發展海南的關鍵一招”。
這次載入史冊的封關,無疑將為海南帶來更豐沛的開放空間,更難得的發展機遇。伴隨“‘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落地,海南與國際的聯系將更加便捷,將加快吸引全球優質要素集聚,助推高質量發展。
而將視野放開去,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意義遠不止于海南一島。
海南自貿港連續7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在頂層設計里占有一席之地,突顯這項工作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性地位——“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引領的價值,在“摸索”。
“由海南來完成這項歷史性任務,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的一個戰略安排,不斷摸索、大膽試驗,現在蹚出來一條路子。”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的期待,如今正在這里逐漸成為現實。
從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到“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海關監管創新,再到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主動對接……更高標準的開放,更高標準的改革,這場實踐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海南經驗”,彰顯著頂層設計之下“摸著石頭過河”的敢闖敢試。
放眼全國,自貿區建設從上海起筆,如今在中華大地已是星羅棋布,映照了“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也彰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與實。
引領的價值,也在“牽引”。
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一水之隔。大灣區成熟的先進制造體系、雄厚的金融科技實力蘊藏蓬勃動能,海南自貿港封關則將點燃聯動發展的引擎之火。“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牽引作用”“助力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匯報會上,總書記的要求明確而具體:“加強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深化同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合作”。
而于世界而言,建設海南自貿港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宣誓。
5年來,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176個國家和地區在這里投資……海南,既是連接東南亞的天然橋梁,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這片曾以“天涯海角”標注的地理盡頭,如今已與世界潮流近在咫尺。
立足海南島,面向兩大洋。在這里建設自貿港、構建世界高水平開放形態,蘊含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的戰略考量,也是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言出必行。
“20年前甚至15年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今天反而是我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回看習近平總書記多年前的這段話,精準的判斷里更是一份勇立潮頭的大國擔當——
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當下,是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還是走向單邊主義、保護主義?
以海南自貿港建設為窗口,中國用實際行動給出響亮回答。
策劃:杜尚澤、彭俊
撰文:王洲、陳世涵
編輯:朱笑熺
海報:陳曉勁
校檢:閆俏秀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