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暴瘦到86斤引關注,突然消瘦可能有哪些原因?兩大誤區需注意→
2025-11-07 09:51:03 來源: 羊城晚報·羊城派
據瀟湘晨報,演員白鹿10月份在電視劇《莫離》殺青現場告訴粉絲,自己生病了,“到今天都沒有確定是什么原因”。
白鹿表示,自己7月18日開始頭疼,整個8月幾乎都在治病,生病的時候很無力、很絕望,什么也吃不下,瘦到只有86斤。

此前7月份,電視劇《莫離》的片場路透時,白鹿明顯消瘦,眼窩帶著明顯的疲憊感。

據悉,白鹿為了《莫離》中亂世孤女的清冷氣質,在四個月內暴瘦10-15斤,從95斤驟降至80多斤。
粉絲們擔憂“健康比角色更重要”,希望白鹿能在追求角色完美的同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什么是消瘦?
消瘦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體重下降且低于正常下限的一種狀態。通常認為,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10%,即為消瘦。
目前,國內外多采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我們的體重是否適中。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2(m2)。成人標準:BMI在18.5~23.9kg/m2為正常,BMI<18.5kg/m2為消瘦。
比如,一位體重48kg的女性,身高165cm,BMI為17.6kg/m2,即為消瘦。此外,若近6~12個月體重在原有基礎上下降5%以上,也應警惕消瘦。
消瘦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多種原因使人體營養物質攝入減少或消耗增加,均會引起消瘦。
引起消瘦的常見原因有:營養物質(包括糖類、蛋白質和脂肪)攝入不足、營養物質消化吸收障礙、營養物質利用障礙、營養物質消耗增加、減肥及體質性消瘦。
引起消瘦的常見疾病及其臨床表現有哪些?
消化系統疾病。即口腔、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的各種疾病,如口腔炎、咽后壁膿腫、急性扁桃體炎、舌癌、食管癌、賁門癌、食管損傷、慢性萎縮性胃炎、重癥胃炎、胃淀粉樣變、胰腺炎、膽囊炎、肝硬化、胃潰瘍、胃切除術后、傾倒綜合征、胃泌素瘤、皮革胃、各種腸道疾病、短腸綜合征及胰腺、膽囊、肝臟的炎癥或腫瘤等。除了消瘦,這些患者一般都有食欲缺乏、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表現。
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神經性厭食、延髓性麻痹、重癥肌無力等,表現為厭食、吞咽困難、惡心、嘔吐等。
內分泌疾病。1型糖尿病可有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癥狀;甲狀腺功能亢進可有畏熱多汗、性情急躁、震顫多動、心慌、突眼和甲狀腺腫大等癥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可伴皮膚或黏膜色素沉著、乏力、低血壓及厭食、腹瀉等癥狀;希恩綜合征可伴有性功能減退、閉經、厭食、惡心嘔吐、毛發脫落等癥狀。
慢性消耗性疾病。結核病可有低熱、盜汗、乏力、咯血等癥狀;腫瘤因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慢性感染也因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現不同。
精神障礙。如抑郁癥多有情緒低落、不自信、思維緩慢、睡眠障礙、食欲缺乏等癥狀。
有關消瘦的兩大誤區
誤區一:消瘦就意味著長腫瘤了。
解答:不一定。雖然很多腫瘤患者尤其中晚期患者會表現為體重減輕,但并不是只有腫瘤才會出現體重減輕。刻意減肥、運動、情緒原因、過度勞累、睡眠不足都會引起體重下降。此外,其他系統疾病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結核病、藥物因素等都會導致體重下降。
誤區二:消瘦者應該大補。
解答:錯誤。消瘦的原因很多,需要明確原因后對因治療。而且,大補不適合所有的消瘦者,即便是營養不良導致的消瘦,也需要均衡飲食,循序漸進地進補。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自瀟湘晨報、杭州日報、人衛健康)
責任編輯:趙秋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