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8例全是年輕人!30歲小伙智力退至3歲,確診者均有一個共同特征
2025-11-08 19:59:1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近一個月內,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已連續收治8例腦膜炎患者,他們的平均年齡僅26歲,最小的患者甚至只有16歲。而“熬夜刷手機”“作息晝夜顛倒”,成了這些年輕患者身上最突出的共同特征。
30歲小伙確診“病毒性腦膜炎伴腦炎”
智力退回到3歲
25歲的小李(化名)是典型的“夜貓子”,每天刷手機視頻到凌晨三四點才睡,常常越刷越興奮。半個月前,她開始出現發熱癥狀,體溫最高達38℃,還伴隨持續頭脹。有時候明明沒溫度,但腦袋還是脹得很。
起初,小李以為是睡得晚,沒休息好,自行扛了幾天,直到發熱持續超過一周,才在男友的催促下來到醫院。門診醫生發現,她的血常規等外周血炎癥指標均正常,但結合持續發熱、頭脹癥狀,高度懷疑顱內感染,建議立即住院檢查。
“我這么年輕,怎么可能顱內感染,沒必要住院。”小李當時就拒絕了住院建議,直到幾天后拿到腦部磁共振報告——報告顯示“雙側額顳部腦膜稍增厚伴強化”,提示腦膜炎,她這才慌了神,趕緊再次就醫并辦理住院。經神經內科、影像科等科室的多學科會診以及為期5天的抗病毒治療,小李病情好轉,已于近期順利出院。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錢國清表示,小李出現腦膜炎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她長期以來的不良生活作息,尤其是熬夜刷手機,越刷越精神,導致生物紊亂、免疫力下降,最終讓病毒有了可乘之機。
與李女士相比,30歲的打工者小張(化名)的病情更為兇險。小張在表姐的工廠打工,平時晚上沒事就在宿舍打游戲,有時候一玩就到了凌晨。
事發當天,表姐發現小張沒來上班,電話也無人接聽。察覺異常后,表姐趕到他的宿舍,發現他躺在床上,說話含糊不清,整個人發著高燒,于是她立即撥打120,將小張送往附近醫院。
送醫途中,小張病情急劇惡化,出現嗜睡癥狀,轉至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時已陷入昏迷。醫生通過腰穿檢查,確診他為“病毒性腦膜炎伴腦炎”,這意味著他不僅腦膜發炎,腦實質也受到感染,這比單純腦膜炎更為嚴重。
由于病情危重,小張被轉入ICU進行搶救。經過ICU、感染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MDT),盡管小張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卻留下了嚴重后遺癥:智力退至3歲兒童水平,無法正常說話,肢體運動能力大幅下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熬夜為何會誘發腦膜炎?
這個“屏障”很關鍵
為何看似平常的“熬夜玩手機”,會讓年輕人患上腦膜炎?錢國清解釋,這與“血腦屏障”和免疫力密切相關。
血腦屏障是大腦的“保護罩”,能阻擋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進入顱內,但熬夜這一不良習慣會破壞這層“保護罩”:
一方面,長期熬夜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病原體更容易突破屏障入侵顱內;
另一方面,熬夜會使免疫細胞活性降低,人體抵抗力下降,原本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內,與人體共生的病原體,會在免疫力薄弱時“興風作浪”,引發感染。
此外,長期熬夜還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進一步削弱身體對感染的抵抗能力。
在常見的腦膜炎致病病毒中,皰疹病毒最為多見,其次是腸道病毒。這類病毒引發的顱內感染,輕癥患者經及時抗病毒治療,通常5-7天即可好轉,不會留下后遺癥。
但如果拖延治療,甚至引發腦炎,可能出現癲癇、肢體偏癱、尿潴留、認知功能障礙等嚴重后遺癥,恢復時間長達3-6個月,甚至影響終身。
錢國清提醒,預防腦膜炎關鍵在于日常的健康生活習慣:首先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長期熬夜,每晚保證7-8小時睡眠。
若出現不明原因發熱、頭痛、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顱內感染。顱內感染雖相對罕見,但起病急、病情重,盡早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腦膜炎早期癥狀易與感冒混淆
從發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時
腦膜炎早期癥狀包括發燒、頭痛、乏力、惡心、嘔吐、注意力不集中等,易與感冒混淆,但癥狀往往很快加劇,部分嚴重病例從發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時。腦膜炎的常見癥狀包括:
■ 頭痛
劇烈頭痛,難以緩解。嚴重時伴惡心、嘔吐,甚至是噴射狀的嘔吐。
■ 發熱
持續性的高熱(39-40℃以上),一般的抗菌治療難以控制體溫。
■ 頸項強直
表現為頸部酸痛、僵硬,頸部屈曲受限。
■ 精神狀態改變
感到疲倦、嗜睡、煩躁、畏光,甚至出現癲癇發作、抽搐、休克等癥狀。
熬夜后3個方法補救
有的時候熬夜無法避免,如何通過科學方式減輕其傷害?醫生推薦了幾個方法。
■ 及時補覺
一些人在熬夜后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態,不易睡著,但還是建議躺在床上休息,因為人躺臥時,代謝會減緩,從而避免身體透支。
熬夜后可以洗個熱水澡,既解乏又能幫助快速進入深睡眠。如果實在沒有大段時間補覺,午覺一定要安排上,其他時間得空就瞇一會,哪怕十分鐘也有效。
■ 清淡飲食
熬夜后,早餐的營養補充最重要。盡量吃富含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低熱量食物,如藕粉、低脂牛奶泡麥片、綠色蔬菜、水果等,少吃高糖、高鹽、油炸食物。
由于脂肪積累都在晚上,夜間工作時,如果真的很餓,可少量進食清淡食物,不餓則盡量別吃。
■ 適量運動
白天補覺后,精力充沛的情況下,可以適量運動。上班期間,每隔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踮踮腳,做幾個金雞獨立、深蹲,幾分鐘即可。此外,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也有助緩解疲勞。
熬夜后身體出現哪些“信號”需及時就醫?第一,如通宵熬夜后出現頭暈、頭痛,要及時關注血壓,血壓超過140/90需高度重視,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因為血壓對于大腦、心臟與腎臟的傷害是不可逆的;第二,對于已有高血壓基礎的病人,在熬夜后出現頭暈、頭疼、惡心等不適癥狀,首先要關注熬夜所導致的血壓升高幅度并及時就診,規律服藥;第三,出現胸悶、胸痛或心前區出現壓榨性疼痛伴隨胸部緊縮感超過15-20分鐘仍不好轉,可能出現心肌梗死,需要高度警惕;第四,熬夜后出現視物旋轉、重影、言語不清、肢體的運動或者感覺的障礙,有可能身體提示腦血管出問題,要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趙秋云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