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制度型開放紅利
2025-11-09 06:34:07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11月6日,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投資中國”自貿試驗區專場推介活動舉行。本場活動聚焦西部和沿邊7個自貿試驗區的特色產業,通過政策解讀、產業推介與政企對話,全方位展現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制度創新成果與投資機遇,為各類企業搭建深化合作橋梁,助力共享制度型開放紅利。
“中國自貿試驗區已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自貿試驗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增長空間。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宏觀經濟與發展政策司司長阿納斯塔西婭·內斯維塔伊洛娃認為,中國已設立的22個自貿試驗區精準適配區域需求,政策調整靈活高效,其創新經驗為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提供了重要啟示。
“國家級自貿試驗區貢獻了大約12%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承擔了全國20%的貿易額。”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戰略規劃與南南合作司司長姚申洪引用數據印證,如今中國的自貿試驗區在促進貿易和投資方面仍舊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立足自身戰略定位和區位優勢,西部和沿邊自貿試驗區都交出了亮眼答卷。重慶、四川自貿試驗區合力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孕育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萬億元級產業集群;陜西自貿試驗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成港貿產融合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廣西自貿試驗區深化與東盟合作,推動跨境貿易、金融、物流領域改革創新;云南自貿試驗區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互聯互通樞紐,深耕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產業;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立足東北亞,讓高端裝備制造與冰雪經濟蓬勃發展;新疆自貿試驗區依托絲路核心區優勢,成為亞歐大陸產業鏈供應鏈重要節點……
自貿試驗區的創新政策如何從“紙上”落到“廠間”,讓企業真正受益?
“空客在四川自貿區布局了全球首個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空中客車成都戰略與發展負責人孫曉康介紹,自貿區的政策配套、區域內齊全的航空產業鏈以及成都的航空樞紐區位,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多重保障。“我們獲得了海關特殊監管區外保稅維修資質,成立1年多已服務國際客戶30余家、處理飛機40多架次,還完成了全國首架次退役航空器全鏈路綠色拆解,回收率超90%。”
專注農業領域的麥肯食品在陜西自貿區楊凌片區收獲了高質量發展空間。據麥肯中國法律與對外事務負責人段瀟源介紹,楊凌擁有“自貿區+綜保區”的雙區疊加優勢、管委會“一對一”專班服務和7×24小時響應機制,能夠幫助企業大大提升辦事效率,讓企業得以借力自貿區資源拓寬“出海”通道。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我們堅信,維護多邊主義是推進技術革命、綠色轉型,應對地緣政治和不確定性風險的最佳途徑。”內斯維塔伊洛娃認為,要重視中國開放創新帶來的合作機遇,不斷提升全球經濟韌性。(經濟日報記者李思雨)
責任編輯:杜雅雯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