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回暖助推險企業績增長
2025-11-09 07:02:02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近期,多家上市保險企業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呈現出超預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中國人保實現總投資收益862.5億元,同比增長35.3%;總投資收益率為5.4%,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3685.51億元,同比增長41%,總投資收益率為6.42%,同比提升104個基點。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8.6%;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6.7%,總資產突破1.8萬億元,較上年度末增加8.3%。
專家表示,這些成績釋放出行業穩中向好的信號,也映射出投資端回暖、資產負債聯動深化、經營質效提升的綜合成效。
資本市場回暖是推動險企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截至二季度末,上市險企持有的股票資產規模超過1.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近三成。多家險企在業績預告中均提及權益市場的積極影響。中國人壽表示,公司“把握市場機會,加大權益投資力度,前瞻布局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新華保險指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投資收益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繼續實現大幅增長;人保財險強調,資本市場上漲放大了公司資產配置結構優化的正向效應。
業內專家分析,保險資金“以穩為本、以遠為謀”的投資理念,與當前政策要求、市場趨勢相契合,使得險企利潤實現“高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指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回暖帶動險企投資收益大幅增長,成為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需注意,基于權益市場回升的盈利增長并不具備長期可持續性。“未來險企在投資策略上或將更趨理性,可能會加大對高股息股票等穩健資產的配置,強化資產端收益的穩定性。”陳輝說。
除投資收益外,負債端結構優化也為業績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陳輝強調,在中長期利率中樞下行的背景下,險企通過“資產負債聯動”實現期限、成本與流動性的動態匹配,成為提升經營韌性的關鍵。
隨著監管政策持續落地,保險行業的經營生態正發生結構性變化。“報行合一”改革是本輪壽險業務質量提升的重要推手。所謂“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實際執行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必須與報送監管部門備案的內容保持一致。陳輝認為,“報行合一”倒逼行業重建核心能力,引導傭金水平回歸合理區間,推動經營主體加強降本增效和精細化管理,長期利好行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也為險企盈利改善提供了支撐。自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資本市場流動性增強、投資者信心回升,為險資入市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行業定位,提出要“堅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引導保險業從規模導向轉向效益導向。
業內專家認為,這些政策為行業長期穩健發展夯實了制度基礎,也讓險企更加注重經營質量、資產安全和風險防控,逐步形成“強監管、穩預期、促發展”的良性格局。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險資機構舉牌上市公司超過30次,主要集中在銀行、公用事業、新能源等高股息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陳輝指出,險資作為“耐心資本”,在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專家提醒,行業高增長不應被簡單解讀為“盈利新周期”的開啟。目前險企利潤提升仍主要依賴投資端,而非經營能力的根本性改善。短期利潤改善更多來自政策與市場的共振,長期增長仍需依靠產品創新、風險管理與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未來,險企應在強化資產負債匹配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內涵式增長。(經濟日報記者武亞東)
責任編輯:杜雅雯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