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 | 激发消费新活力 点燃内需新引擎-华龙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农村乱子伦毛片国产乱,av天堂亚洲区无码先锋影音,蜜臀av在线观看

重慶第1眼 | 激發消費新活力 點燃內需新引擎

2025-11-12 07:22:24 來源: 重慶廣電-第1眼TV

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1.24萬億元,同比增長3.6%。

城市文化新IP閃耀兩江四岸

10月31日晚,以“貝多芬·英雄之聲”為主題的“重慶之夜”交響音樂會,在重慶國際會客廳奏響。宛轉的旋律與兩江的夜景交融,音樂的律動與城市精神共鳴,帶給現場觀眾難以忘懷的視聽體驗。

現場觀眾表示,如此高質量、高水平的音樂會,極大提升了幸福感,能夠在卸下一周的繁忙與疲憊之后,沉浸式地去感受音樂,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希望這樣的音樂會能夠多多舉辦,讓更多的家庭都能前來體驗。

當下,由品質升級、文化認同與科技創新共同驅動的消費浪潮,正持續重構中國消費市場的內在邏輯與增長路徑;以情感鏈接與文化認同為核心的新消費場景加速形成,成為拓展內需空間、豐富消費生態的重要力量。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重慶之夜”交響音樂會于10月中旬,開始每周一場次、每月一主題的常態化演出。進入11月,演出時間從每周五調整至每周六晚19:30。這樣的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目的在于將交響音樂會與“新韻重慶”無人機燈光秀深度融合,讓城市文化新IP與已經“出圈”的頂流聯動,“先聞樂聲悠揚,再觀星漢燦爛”,在解鎖山城夜景新玩法的同時,構建起一個“吸引—停留—體驗—消費”的閉環。

重慶是不夜城,連續四年位居“中國夜經濟影響力城市”榜首,目前已成功創建15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解放碑商圈夜消費規模穩居西部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過半消費發生在夜間。在越“夜”越精彩的同時,“渝超”足球聯賽的舉辦,同樣也帶火了一座城。

渝超:讓賽事流量變消費增量

10月5日,渝超聯賽渝東南賽區首場對決在武隆仙女山體育場開賽。借助“渝超”的引流效應,武隆特別推出“渝超聯賽PASS卡”。憑此卡,球迷可在觀看比賽的同時,游覽仙女山、芙蓉洞等多個核心景區,享受“觀賽+旅游”一站式體驗。

10月12日晚,2025渝超聯賽大足石刻隊主場迎戰璧山狼隊。比賽吸引超2萬名觀眾到場,13.4萬人觀看線上直播。賽場之外,特色美食、本地精釀啤酒免費供應,再加上觀賽免費賞石刻等福利,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專程前來,“白天賞石刻夜晚看球賽”。

大足區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陳奇林主任介紹說,除了門票聯動優惠,他們還同步推出了“渝超+石刻+非遺”體驗套餐,將足球競技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動“體育+文旅”新業態發展,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轉化。

在璧山區,每逢主場賽事,中央大街周邊熱鬧非凡。流動市集上,美食攤位鱗次櫛比,涼面、熱鹵、創意甜品飄香四溢。球迷賽后流連忘返,夜間消費持續升溫。

2025年,被認為是中國區域足球聯賽的爆發元年。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城市足球聯賽,“渝超”如何破圈?在賽事設計上,設置五大賽區,賽程設計刻意覆蓋周末和節假日,就是希望8個月的超長賽季能形成持續的消費拉動。與此同時,看似“玩梗”般的隊名,也是一個觀察窗口。榮昌鹵鵝隊、綦江米粉隊、城口老臘肉隊、沙坪壩陳昌銀隊、潼南檸檬隊……“舌尖上”的對決,把看臺上的球迷看得直喊餓;大足石刻隊、南川金佛山隊、萬盛黑山谷隊、開州漢豐湖隊、巫溪紅池壩隊……球隊一出場,就是一幅重慶旅游地圖。

這樣的“渝超”,不只是一項體育賽事,更是“體育+文旅”“體育+消費”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渝超”的故事,不是個案。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全市舉辦區縣級以上體育賽事978場次,215.52萬人次參賽,3.4億人次觀賽,間接拉動消費超124.37億元。

電商經濟表現亮眼

在夜經濟、賽事經濟之外,重慶電商經濟的表現也很亮眼。墊江依托渝東農特產品電商物流產業園,已孵化網商8000余家,實現全縣快遞60分鐘直達。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也借助電商走上新賽道,從生產到發貨實現全流程數字化。

同樣搭上“電商快車”的,還有云陽縣渠馬鎮的冬桃。當地政企攜手將直播間搬進了桃園,本土主播面向全國消費者進行推介,通過電商直播預訂了5萬斤,最遠的訂單來自于新疆。渠馬鎮的本土主播于碧英興奮地介紹說,開播兩個小時就接到了50多單,很多消費者都是看到現場采摘的畫面后就直接下單了。

重慶持續做熱“6·18電商節”、“萬物直播季”等活動,形成天天有活動、周周有爆款、月月有大促的促銷矩陣;投入2億元資金支持數字商務企業培育、農村電商發展,推出“電商行業大腦”,為超1.8萬家企業賦能;培育形成大足五金、城口老臘肉等35個億元級網貨產業帶,建成13個跨境電商園區,培育相關企業超3000家,助力更多重慶產品暢銷全球。

2024年,全市網絡零售額比“十三五”末增長了90.7%,年均增長17.5%。為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11月7日,市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舉措持續擴大消費若干措施》,圍繞六大領域推出18條具體措施。在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教授、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晗看來,重慶要持續鞏固“消費第一城”的地位,搶抓利好,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提質擴容,依然是接下來的關鍵。

推動大宗消費換代升級。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改善性住房消費,加大對居住品質提升的家裝消費支持力度,發揮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政策的消費增進作用,暢通二手車市場循環流轉,促進汽車租賃、賽事及房車露營等延伸消費增長,助力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

創新發展服務消費業態。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串珠成鏈打造精品線路,引進國際國內高水平賽事,打造戶外運動品牌活動,創新親子體育教培業態,創新社區與公共場所便民消費,做精、做細、做強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

著力促進消費品質提升。推動具有原創文化內涵的“IP+”發展模式賦能消費及周邊產品,培育“渝味360碗”、“重慶藝創”、“渝伴禮”等特色消費品牌,辦好中國(重慶)國際消費節等促銷費活動,持續運營好“全域全季消費潮”活動,開發具有辨識度的消費新場景。

塑造良好消費環境氛圍。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境外游客落地旅游便利化,不斷完善消費金融、物流運輸以及其他消費配套設施和服務的供給。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經歷深刻重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愈發關鍵。這從今年重慶與上海的“消費第一城”之爭可見一斑。一季度,重慶社零總額反超上海147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上半年,上海社零增速由負轉正,重慶領先優勢縮小到40億元。前三季度,重慶社零總額依舊領先,但增速低于上海。2025年的“消費第一城”最終花落誰家,接下來的這一個多月,是關鍵期。我們期待著,重慶繼續打好提振消費“組合拳”,創新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不斷釋放消費潛力;期待著年終的好消息。

責任編輯:譚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