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安全手表成“社交硬通貨”!小天才暗藏“生意經”?
2025-11-12 15:11:41 來源: 封面新聞
“一塊小天才手表里藏著100個‘好友’,主頁點贊破50萬——這樣一個賬號能夠賣到500元。”近日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原來小天才是我們觸不可及的社交圈子。”
一塊本該只用于定位、通話的“兒童安全手表”,如今卻成了中小學生眼里的“社交硬通貨”:加好友、沖點贊、買“靚號”、賣“高粉”賬號,甚至衍生出代養號、刷贊、賬號租賃等產業鏈。
11月11日,記者潛入“小天才圈子”發現,當家長還在為孩子遠離手機而慶幸時,孩子們已在方寸表盤上,用點贊和好友數量丈量“身價”。這塊小小屏幕,究竟守護了安全,還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記者一探究竟。
小天才手表成為孩子社交圈
點贊越高越能帶來成就感和圈內認可
小天才手表構建了怎樣的社交圈?其實進入門檻并不高,只需一塊手表、一個圈名,孩子們就能互相加為好友,形成一個家長視線之外的“私密社交空間”。
作為兒童電話手表,其基礎功能包括通話、定位等,同時屏蔽了微信、QQ等社交軟件,部分新款機型還加入了學習輔助模塊。但真正吸引孩子的,是它特有的“輕觸加好友”社交機制——類似Instagram的互動方式,只需碰一碰手表或輸入ID,即可建立聯系。
在這個圈子里,“主頁點贊數”成為衡量社交地位的核心指標。12歲的學生翔翔透露,他最近剛以80元的價格售出了一個點贊量達24.2萬的賬號。這種點贊機制類似于早年的QQ空間人氣值,數量越高,越能帶來成就感和圈內認可。
翔翔介紹,在小天才圈內,點贊數超過60萬的賬號會被尊稱為“大佬”,不僅社交層級躍升,還能吸引大量粉絲。擁有“大佬好友位”成為不少孩子眼中的社交資本。
他進一步解釋,點贊規則具有明顯的等級差異:11級以下用戶每日僅可點5個贊,11-20級可點10個,21級以上方可點20個。而每個賬號每日最多接收3000贊。這種機制導致低等級用戶,若無“人脈”積累,很難快速提升影響力。
“每天刷滿3000贊,也要連續近半年才能達到60萬,”翔翔說。為了沖級,他曾在暑假期間每天花費4-6小時活躍在手表社交圈中。“這在我們圈里很常見。”
小天才圈子催生生意
代運營賬號一周費用30-50元
隨著小天才圈子的興起,在“主頁圈”一些小生意便出現了:賣號、開小店、給別人拍視頻、代理運營賬號。

那么,代養號、刷贊、賬號租賃等業務在哪些平臺可以找到、售價如何呢?經過走訪和梳理,記者發現,學生們主要是在自己的“主頁圈”,以及閑魚等公開平臺找“服務”。而在“主頁圈”提供服務的,有相當一部分是洞悉游戲規則的“小商人”們。
記者從小琳家長處獲悉,即使買了手表,也怕影響學習,不敢讓她使用太久,“尤其現在是升高中的關鍵時刻”。于是,小琳和家長約法三章,周一至周五住校期間,把手表放在家里。周五回家后、周末兩天,均可以獲得3個小時左右的使用時長。
那么,像小琳這樣的手上有點零用錢、手表在平時不能使用、又想獲得點贊的孩子怎么辦呢?“小商人”們抓住了商機,為其提供賬號代運營點贊服務,一周可以收費30-50元。小琳稱,這樣的“小商人”往往是“家教沒那么嚴格的同齡人”。

“養肥了”的號還可以售賣,就像游戲賬號一樣。記者在閑魚檢索到了不少“出賬號”的帖子,一個主頁有 61萬贊、“主頁圈”3000贊的賬號售賣416元;主頁74萬贊、“主頁圈”698贊、權益卡84張的賬號售賣420元;而一個主頁125萬贊、有網頁“bot”的賬號可賣上1200元的“高價”。

何謂“bot”?通過查詢,記者獲悉,這是“機器人程序”的簡稱。小天才“bot”是一種第三方工具,主要功能為自動刷贊、幫助用戶快速提升主頁點贊數、建群、抽取權益卡等。在閑魚上,還有出借、售賣“bot”的帖子。買一個“bot”需要80元,借用某一個功能只需要2-3元。
在淘寶上,有專為小天才用戶提供服務的店鋪。陳先生(化名)就曾擁有其中一家網店,他向記者透露,在淘寶上開這樣的店是有風險的,會被查封。“一般來說,用戶群體的年齡都不大,單價不會設置得特別高,提倡的是‘薄利多銷’。”
律師:該類服務屬于違規灰色操作
或違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小天才手表產品設計是否符合法律合規性?對此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未成年人保護法》角度看,該法要求針對未成年人的產品需防范沉迷、規避不良導向。小天才手表的點贊、等級體系易誘導孩子攀比和長時間使用,且未設置有效的沉迷干預機制,也未對社交功能加設監護人監管的強制權限,屬于未充分盡到未成年人保護責任,而非單純的功能與宣傳錯位。
趙良善表示,關于小天才公司的監管義務及法律風險。依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規定,小天才手表作為面向未成年人的網絡相關產品提供者,需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對產品生態內賬號買賣、代刷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為,必須開展監測和管控,還需建立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置違規行為。
若小天才未履行監管義務,小天才將被相關部門責令整改、警告;情節嚴重的,可能面臨罰款、限制業務等處罰。同時,若因這些灰色行為給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造成損失,公司還可能因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對于平臺內的“小商人”,小天才需采取警示、限制功能、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否則會因監管失職加重自身法律責任。
此外他提到,該類服務依托小天才手表的違規灰色操作,還可能違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中關于禁止誘導未成年人參與不當商業行為的規定,若情節嚴重,其監護人可能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甚至被相關部門批評教育、責令糾正。
封面新聞記者 鄒阿江 楊瀾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