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李文科 吳禮霜 梁浩楠
聽新聞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梁浩楠 吳禮霜)11月12日,2025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發布三項成果。其中,共發布了238個2025年中小企業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涉及優化業務流程、創新產品服務、智能化服務類應用等方面。

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蓬勃興起,開源趨勢大幅降低前沿技術應用門檻,為我國中小企業開展創新創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此次典型應用場景征集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經企業申報、省級推薦和專家評審,最終確定。“優化業務流程”方面,重點關注中小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推動研發設計、生產運維、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促進業務提質增效。其中,研發設計智能化應用11個,主要基于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與仿真技術,重構創意生成與科學發現流程,大幅縮短研發周期。生產運維智能化應用35個,主要基于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技術,實現高精度質量檢測、工藝參數動態優化與生產計劃智能排程。經營管理智能化應用11個,主要基于大語言模型與檢索增強生成技術,賦能合同審核、知識管理與客戶服務等環節,顯著提升決策與運營效率。
創新產品服務方面,聚焦中小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升級。智能硬件產品共遴選61個應用,覆蓋智能裝備、具身智能和智能終端等領域,深度體現中小企業通過AI賦能高端裝備、驅動自主機器人等方式,在高端醫療、精密制造、無人巡檢等領域構建技術優勢。智能軟件產品遴選118個應用,涵蓋智能體、智能軟件應用等方面,凸顯AI賦能復雜認知任務和決策自動化潛力。此外,還包含智能化服務類應用,突出“算法即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
為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的成果沉淀,向更廣范圍中小企業推廣試點經驗,26個試點城市還率先開展探索,圍繞50個細分行業編制了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細分行業轉型實踐樣本》,結合大量標桿試點企業的先行實踐,將數字化這一復雜的系統工程分解為企業可落地的具體業務場景解決方案,按照從點狀改造到智能決策的不同成熟度情況,為產業鏈不同細分配套環節、不同數字化基礎的中小企業推進數字化改造提供路徑參考。
據悉,“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將設置“人工智能+中小企業”、細分行業實踐樣本專區,對上述成果進行集中展示,供廣大中小企業學習借鑒,加速推進AI賦能中小企業。
當天,第四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名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所需標準預研清單也相繼發布。

其中,第四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名單發布后,全國建設“專精特新”專板的省市將達到30個,“專精特新”專板在全國更大范圍的鋪開,將對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中小企業融資促進體系,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發揮新的更大作用。目前,專板已累計服務企業1.5萬余家,為企業獲得融資超過500億元。

此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所需標準預研清單的發布,促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標準化技術組織在15項標準預研方面的合作。這15項標準預研項目聚焦在集成電路、關鍵軟件、農機、儀器儀表、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新型儲能等重點產業鏈,致力于將半導體靶材、光芯片封裝設備、高性能傳送裝備、動力電池隔膜材料、高端儀器和實驗裝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攻關成果固化,推動工業基礎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助力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