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从“末梢”到“前沿” 全球航商缘何齐聚重庆?-华龙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农村乱子伦毛片国产乱,av天堂亚洲区无码先锋影音,蜜臀av在线观看

觀察|從“末梢”到“前沿”?全球航商緣何齊聚重慶?

2025-11-12 17:53:0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2025陸海新通道航商大會現場。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2025陸海新通道航商大會現場。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全球航運、港口、金融、制造及供應鏈領域的約230位重量級嘉賓齊聚山城。

11月12日,2025陸海新通道航商大會在渝舉行,這是中國內陸地區首次舉辦的陸海新通道航商合作專項盛會。

作為大會的東道主,重慶正憑借陸海新通道建設,從開放末梢轉身為前沿陣地。

01
內陸城市的開放雄心

重慶科學會堂內,一場關乎中國西部開放發展的對話正在進行。

“陸海新通道從2019年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后,對于整個西部地區的帶動作用是巨大的。”重慶市國際物流口岸服務協會秘書長蔣嘯冰表示,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把“13+2”省(區、市)連成了一個整體,真正實現了共建、共享、互利共贏。

這場大會的特殊性,在于它首次將“航運端”資源引入內陸——不僅凸顯重慶作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樞紐角色,更搭建了一個讓沿海航商與內陸需求直接對話的平臺。

如何將這份戰略定位轉化為實際合作?

大會給出了清晰答案:《陸海新通道航企合作(重慶)倡議》的發布,凝聚了中遠海運、招商輪船、太平船務等11家航企的共識;《陸海新通道合作機會清單》的推出,則從產業出海、物資進口、聯運產品等維度,為航商提供了具體的合作路徑。

現場發布陸海新通道航企合作(重慶)倡議。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現場發布陸海新通道航企合作(重慶)倡議。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面向未來,我們愿與航商伙伴圍繞五大領域、八大項目,共同拓展合作空間。”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開樂介紹,這些項目涉及共建汽車產業出海新通道、共筑戰略物資進口保障網等,精準對接了航商的運力需求與內陸的產業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從2017年2省(區、市)4股東共建,已發展到如今“13+2”省(區、市)全覆蓋,在重慶、貴州、湖南等地設立10個區域公司,在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布局3個海外機構,構建起貫通東西、連接內外的運營網絡。

而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義真,則進一步闡釋了大會的深層意圖:“舉辦這場航商大會,一是讓航運界同仁讀懂陸海新通道的戰略價值,二是為航商與貨主搭建對接平臺,三是要把內陸航商大會打造成長期品牌。”

從戰略宣介到資源對接,重慶的開放雄心正通過這場盛會,轉化為全球航商可感知、可參與的合作機遇。

02
通道崛起的數字密碼

如果說戰略定位是“引力源”,那么通道實打實的發展成果,就是全球航商信心的“壓艙石”。

大會現場披露的一組組數據,勾勒出陸海新通道的崛起軌跡:

——鐵海聯運班列年度發運量首次突破100萬標箱,較2017年開通初期增長110倍;

——運輸網絡從最初的33個國家和地區的59個港口,拓展至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81個港口,全面覆蓋東盟、歐洲及中亞核心樞紐;

——今年前三季度,沿線省區市經通道進出貨值超6000億元,同比增長19.3%,拉動西部地區外貿增長3.4個百分點。

“這組數據背后,是‘通道+貿易+產業’良性循環的成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亞太港口服務組織高級顧問費維軍的分析,揭示了運量增長的深層邏輯,“通道不僅拉近了西部與東盟的距離,更讓物流、貿易、產業形成了聯動效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所副所長樊一江補充道,今年年底北部灣港有望完成1000萬標箱目標,“‘十四五’期間,通道在運行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功能上的突破,已讓它成為西部外貿增長的核心引擎”。

運量的突破,離不開數字化的“加速度”。“數字陸海新通道八大場景矩陣”的發布,讓在場航商看到了通道的“智慧內核”。

“我們會同‘13+2’省(區、市),謀劃建設了數字陸海新通道八大場景矩陣。” 重慶電子口岸中心主任譚斌表示。

智慧鐵海聯運場景實現“一碼貫通”,整合200多個國家的貿易風險數據;智慧長江物流場景用AI優化三峽過閘,將24小時編排時間壓縮至10分鐘;智慧航空物流場景實現運輸鑒定報告“秒級流轉”,替代傳統8天的紙質流程……

“目前已匯集4億條數據,共享調用超8000萬次,這些數字能力正在重構物流效率。”譚斌稱。

王開樂進一步補充了通道的“硬優勢”:“我們已形成‘快、省、穩、便、全、廣’六大服務能力——重慶到泰國林查班海鐵聯運僅需8-9天,物流成本顯著降低,每周150多班次雙向對開。”

今年前三季度,沿線省區市經通道進出貨值超6000億元、同比增長19.3%,這份“成績單”,正是通道從“通起來”向“強起來”跨越的最佳證明。

現場發布數字陸海新通道應用場景。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現場發布數字陸海新通道應用場景。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03
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機

大會的價值,最終要落在“合作落地”上。

會議期間,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與招商輪船、交通銀行等企業及港口集團進行兩輪簽約。

“這正是大會的目標——打造‘政策解讀、資源對接、痛點解決、合作簽約’于一體的全流程平臺,推動通道的‘成長勢能’轉化為行業的‘合作動能’。”大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把我們‘13+2’省(區、市)連成了一個整體,每年形成一個固定的合作機制。”蔣嘯冰的話,點出了通道“共建共享”的核心邏輯。這種邏輯,正從區域合作延伸到企業實踐層面——

中遠海運已在北部灣港經營14條航線,2025年1-10月貢獻吞吐量298萬TEU,占該港總量36%,“海鐵聯運發運量占平臺運量40%,保持市場領先”;太平船務不僅以財團形式入駐重慶物流園,還在南寧布局相關項目,其商務總經理葉長華直言:“通道出口32.2%、進口37.6%的復合增長率,對船東來說就是最大機遇。”

企業的獲得感,更來自通道對供應鏈的重塑。

項目簽約。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項目簽約。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萬凱新材料物流經理林政算了一筆賬:“以前通過江海聯運到東南亞要30-40天,現在走陸海新通道只要20天,成本降了20%,全年運費能省250萬-300萬元。”重慶理文造紙的體驗同樣深刻,副總經理王武艦表示,公司累計通過通道進出口超1.6萬標箱,“‘一次申報、多次中轉’和‘一單制’提單,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也更有底氣投入研發和擴產。”

會場內,嘉賓們交換名片、洽談合作,會場外的重慶港,一艘艘貨輪正裝載貨物準備啟航。

重慶這座內陸城市,正站在新的起點上,迎接全球航商期待的目光。

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文 首席記者 馮珊/審核

責任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