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說明會是誠意試金石
2025-11-13 06:30:03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公司現金流改善有何具體舉措?”“三季度毛利率提升是否可持續?”“如何應對股價連續下跌?”……A股三季報披露收官,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密集召開,投資者和公司“關鍵少數”你來我往、有問有答,高效互動。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信息溝通機制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的熱情升溫。數據顯示,上證路演中心在今年活動季共支持舉辦業績說明會1768場,覆蓋85.36%的滬市公司;全景路演平臺投資者參與人數突破2.1萬,價值在線平臺路演活動吸引超2.5萬名投資者及2778家機構。
不少上市公司跳出固有思維,把業績說明會開成投資推介會、形象展示會、信心傳遞會。表達方式在變,復雜的專業術語被轉化為更加通俗易懂的大白話,枯燥的財務數據變成了更加直觀的圖表圖形。參與人員在變,過去常見的董秘單打獨斗,變為高管團隊齊齊亮相。呈現形式也在變,“線下會議室+固定流程+單向播報”的標準模式,演進為“線上化主導、多元化呈現、場景化互動”的多樣化溝通。
從被動交作業到主動亮實力,從標準答案展示到多元化互動,業績說明會正成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高效交流和價值傳遞的重要橋梁。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意識到,一場高質量的業績說明會,既是展示公司治理水平的窗口,也是公司價值的放大器;用心開好業績說明會,讓投資者穿透財報數據觸摸企業發展潛力,是優化企業形象、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不可或缺之舉。
不過,當前也存在這樣一種業績說明會:看上去,該有的形式都有,應出席的高管都在,說起來頭頭是道。但細細聽下來,大多是參照財報內容的照本宣科,或者選擇性回答問題,當投資者談起股價下挫時,避而不答;當投資者問及盈利縮水原因時,答非所問;當投資者提到營收增長時,則滔滔不絕。如此,即便會議形式再新穎、程序再周全,也難逃走過場、敷衍的本質,歸根結底還是對投資者不夠坦誠,對業績說明會不夠重視,難以讓市場買賬,個別上市公司的業績說明會,最終變成了“聲討會”。
用心不用心,效果大不同。有些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之所以讓人眼前一亮、心悅誠服,源于會前精心的準備,通過公開征集、主動溝通等方式,提前了解投資者關切,針對市場疑慮做足功課,會上公司“關鍵少數”不僅聚焦財務指標,更主動回應行業趨勢、研發進展、風險防控等深層次問題,用場景講好業務,用案例講清邏輯。還源于對投資者真心的尊重,面對尖銳提問不敷衍不回避,反而將其視為壓力測試,倒逼公司高管直面問題所在,拿出解決方案,亮明發展信心。可見,一場好的業績說明會,功夫在會內更在會外。
說得好更要做得到,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業績說明會后,公司戰略是否落地、經營目標是否實現、投資者回報是否到位,都是檢驗溝通誠意的試金石。上市公司唯有會上坦誠交流、真誠溝通,會下用心提升能力、規范治理、兌現承諾,方能贏得投資者長期信任,這才是業績說明會的價值所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華林)
責任編輯:陶龍鑫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