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鄉村蝶變繪就振興新圖景
2025-11-14 06:00:3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黃歡 通訊員 胡程 郭璇)深秋走進秀山縣隘口鎮,鄉村振興的脈動躍然眼前。東坪村葉家寨古樹下,老人們愜意對弈;廢舊小學改建的文化活動中心熱鬧非凡,村民三五成群前往參加活動。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正是隘口鎮近年來推動鄉村蝶變的生動縮影。

“現在生活舒心多了,以前想找個休閑場都難。”村民張大嬸感慨。今年以來,隘口鎮把傳統村落保護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投入883萬元推進保護性開發,在保留青瓦木墻、飛檐翹角等傳統風貌的同時,將廢棄校舍、老舊院落“變廢為寶”,打造集議事協商、文化休閑、公益服務為一體的“鄉村客廳”。東坪村的“鄉愁記憶館”成為當地新的文化地標,既留住鄉愁,也吸引游客打卡。
鄉村“顏值”提升的背后,是集體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東坪村建成42畝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大棚,黃精種植規模達700畝,帶動20余名村民穩定就業,人均增收超過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40萬元。“一年穩定有三萬元左右收入,還能照顧家,比在外務工強多了。”葉大哥笑著說。
在壩芒村,紅色資源與生態資源相互交融,催生出鄉村發展的新支點。倒馬坎戰斗遺址莊嚴肅穆,紅軍棧道蜿蜒山間,銀杏大道金葉鋪陳,8000余畝山銀花田構成金色生態畫卷。依托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該村實現從“深山僻壤”到“網紅鄉村”的轉身,今年游客量突破5萬人次,村集體經濟加速增長。村民張大姐靠山銀花增收顯著:“今年鮮花賣了3萬多元,明年肯定還要漲。”

鄉村振興,治理先行。過去,屯堡村水點組因文化廣場用地問題爭執不斷。村支書李云成團隊多次上門溝通,耐心解釋村莊規劃、公共設施布局等內容,最終獲得村民理解與支持。如今,多功能文化廣場已建成,“書香水點”“茶香熊家”等特色文化節點成為村民休閑新去處,鄉村治理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隘口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以改革為動力、以民生為導向,通過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古村落保護、農村改革試點等項目不斷提升發展質效;立足“一藥兩茶”產業定位,推動產業、文化、生態深度融合,繪就“產業旺、鄉村美、百姓富”的和美鄉村圖景。預計到2025年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將突破450萬元。
面向未來,隘口鎮將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繼續深化產業融合發展,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更多鄉土山水在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中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
責任編輯:王婷婷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