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臺如何撬動大產業
2025-11-14 07:00:17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日前,中國(貴州)第四屆天麻節·第四屆畢節天麻博覽會召開,以“推動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打造產業與文化交融的盛會,展現出平臺經濟對鄉村產業發展的強大牽引力。一個小平臺如何撬動大產業?天麻博覽會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樣本。
天麻博覽會雖是區域性展會,卻有效發揮了資源集聚的“磁場效應”。如今,天麻產業已成為畢節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天麻種植面積達36.9萬畝,綜合產值將突破60億元;產業輻射150余個行政村,帶動超5萬人就業。這充分表明,通過平臺構建產業生態,匯聚資源,構建產業發展引力場,能夠有效激活要素、整合鏈條,把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中,善于搭建和運營平臺至關重要。一個小平臺,若能精準定位、持續深耕,完全可以在整合資源、賦能品牌、帶動農民等方面發揮大作用。也應看到,當前各類產業展會層出不窮,但同質化競爭、重展示輕交易、后續產業聯動不足等問題仍較為常見。若平臺功能僅限于年度“趕集”,而缺乏供應鏈整合與市場服務能力,其帶動效應將大打折扣。
平臺的生命力在于持續創新與開放。維持小平臺的放大效應,關鍵在于推動“會”與“城”融合,將短期展會轉化為常年運行的交易市場、價格指數發布中心和產業生態樞紐,從而避免“熱鬧幾天、冷清一年”的困境。做好“平臺+”文章,推動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力,就要讓平臺在持續創新與開放中凝聚人氣、發揮效能。
賦能品牌,提升產業競爭力。展會不應僅是交易平臺,更應是品牌賦能的重要抓手。依托這一窗口,可組織企業赴全國多地開展推介,積極參與各類國家級展會,持續擴大特色產業品牌影響力,實現從“山地特產”走向“國家地標”。推動產業從“賣原料”向“賣品牌”“賣標準”升級,從“原料輸出”向“定價中心”升級。
融合創新,拓展產業振興新路徑。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發揮好平臺經濟有效連接供需、激活主體的作用,為鄉村產業注入持久動力。要通過推動產銷對接、招引龍頭企業,持續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訂單種植,建設烘干加工廠,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作者:王新偉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陶龍鑫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