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藝節·深度(上)| 文華花開 群星璀璨 重慶為什么能?
2025-11-05 08: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核心提示
文華花開,群星璀璨。
2025年11月4日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在重慶大劇院圓滿落下帷幕。本屆藝術節重慶收獲頗豐:在第十八屆文華獎方面,歌劇《塵埃落定》榮獲文華劇目獎、舞劇《杜甫》榮獲文華導演獎、舞劇《天下大足》榮獲文華舞臺美術獎;在第二十屆群星獎方面,表演唱《高粱桿兒節節甜》、群舞《織卡織卡》、小品《一票難求》、諧劇《非誠勿擾》獲評群星獎。
重慶為什么能斬獲專業舞臺藝術、群眾文化領域政府最高獎項?第1眼TV-華龍網特別推出《十四藝節·深度∣文華花開 群星璀璨 重慶為什么能?》,為您深度解讀。

星河璀璨,文脈悠長。
當文藝之花在時代沃土中絢爛綻放,一場藝術盛宴正穿越巴山蜀水,呈現在人們面前。
10月16日至11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簡稱“十四藝節”)在川渝兩地盛大舉行。
這是全國文藝界的大事、喜事,更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的重要抓手,是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盛事、要事。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齊聚重慶,共同見證十四藝節的盛世華章。
高質量藝術供給 聚集全國藝術精品
丹桂飄香,春華秋實。
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濃濃的秋意浸潤著藝術的芬芳。作為主辦方之一,重慶借舉辦十四藝節的契機,全方位展現近年來藝術發展的豐碩成果,為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全程高能”“看得十分過癮”……10月29日晚,重慶川劇藝術中心內,當十四藝節特邀演出——川劇《白蛇傳》落幕,現場觀眾紛紛起身,用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此起彼伏的叫好聲,為這部作品喝彩。
一個多月以來,這樣的熱鬧場景在重慶大劇院、國泰藝術中心、施光南大劇院等多個文化地標上演。重慶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精品,帶來高質量藝術供給。
從專業院團的巔峰對決,到群眾文藝的百花齊放,再到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的視覺盛宴,多元藝術形態在這里交融碰撞,書寫了“中國氣派、川渝特色”的藝術答卷。
山巒如畫,氣勢恢宏。
十四藝節花落重慶,既是對重慶舉辦全國性藝術活動實力的檢驗,更是重慶藝術事業蓬勃發展的縮影。從舞臺藝術的百花齊放到美術創作的勇攀高峰,從演出市場的活力迸發到文化服務的扎根基層,重慶正在加快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步伐。
全力角逐文華獎 文藝作品彰顯實力
灼灼文華,熠熠其姿。
作為專業舞臺藝術領域政府最高獎,第十八屆文華獎的角逐堪稱十四藝節的重頭戲。來自全國各地的23部參評舞臺劇目、23個精品節目在重慶輪番上演,完美詮釋了“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深刻內涵。此次重慶共有4個劇目、1個節目參與角逐文華獎,彰顯了“渝字號”文藝作品的硬實力。

川渝聯合創排的現實題材話劇《誰在敲門》,以巴蜀地域文化為底色,將現實主義文學轉化為舞臺語言;原創舞劇《杜甫》常演常新,自2016年首演以來已在全國80余座城市巡演超200場,帶領觀眾在古典美學中觸摸歷史溫度;民族歌劇《塵埃落定》將歌劇藝術與民族音樂融合,以獨特敘事視角、豐厚文化底蘊、現實主義色彩以及靈動詩意的音樂語言廣獲贊譽;舞劇《天下大足》則以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為創作藍本,用舞蹈語匯展現千年石刻背后的工匠精神與煙火人間;芭蕾舞《驚鴻》以精簡的篇幅、精湛的技藝成為入圍文華節目獎終評的唯一芭蕾舞作品,展現了重慶藝術創作的多元探索。

近年來,重慶始終將打造“彰顯時代氣息、體現山城特色、展現新重慶新氣象”的文藝精品作為重點工作,出臺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具體舉措,實施舞臺藝術“渝韻”計劃,全市新創、打磨及復排重點舞臺藝術劇目60部,百余個項目斬獲國家級獎項,實現舞臺藝術主要門類獎項全覆蓋,完成從“高原”到“高峰”的突破。組織市級國有文藝院團年均演出超1500場次,歌劇《塵埃落定》、川劇《江姐》、舞劇《杜甫》等8部精品劇目在全國80多個城市巡演超800場,彰顯了活躍且持久的藝術生命力。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2022年,川劇《江姐》時隔22年再獲文華大獎,成為紅色題材藝術表達的典范;舞劇《杜甫》《絕對考驗》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創下“一團雙花”的西部奇跡;長江生態文明主題歌劇《一江清水向東流》,榮獲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獎;原創魔術《天女散花》實現中國雜技金菊獎四連冠;芭蕾舞劇《追尋香格里拉》受邀參加丹麥奧胡斯國際藝術節,成為該藝術節舉辦59年來首個應邀演出的中國藝術團……
這些成果以鮮明的巴渝特質與精湛的藝術水準,讓“渝字號”舞臺藝術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上站穩腳跟、打響品牌。
扎根現實土壤 優秀作品無愧時代
山水傳情,墨韻流芳。
重慶,是中國美術重鎮,藝術底蘊深厚、創作活力充沛。20世紀50年代以來,川渝地區50年代的版畫、60年代的雕塑、80年代的油畫,賡續鑄就了時代藝術輝煌。
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美術工作,提出美術“添彩”計劃,為新韻重慶凝聚磅礴力量。
藝術家扎根現實土壤,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作出許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評選中,重慶獲得一金二銅的優異成績,其中焦興濤的雕塑《烈焰青春》獲金獎,是自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后時隔30年首次評出的雕塑類金獎;在第四屆“中國美術獎”評選中,重慶以一金三銀的成績創歷史新高。其中,藝術設計作品《“巡天”登月服系統組件設計》,是繼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摘金后再次榮獲金獎。

在十四藝節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中,重慶共展出61件優秀作品,以丹青之韻、金石之趣、光影之美呈現時代藝術脈動,并面向社會大眾開放,為人民群眾服務。
此次參展的重慶作品中,既有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現實題材創作,也有融入巴渝民俗元素的傳統風格作品,以多樣形式勾勒出重慶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韻與時代之光,體現了重慶藝術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創作追求。
文/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天春 徐云卿
供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徐云卿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