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深度(下)| 百花齐放 文艺精品走进百姓心里-华龙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农村乱子伦毛片国产乱,av天堂亚洲区无码先锋影音,蜜臀av在线观看

十四藝節·深度(下)| 百花齊放 文藝精品走進百姓心里

2025-11-05 08:00:3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核心提示

在蓬勃發展的藝術浪潮中,重慶市提供豐富多彩藝術供給,將老百姓最真實的煙火日常與厚重的巴渝文化搬上了舞臺,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唱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經典作品。第1眼TV-華龍網特別推出《十四藝節·深度 | 百花齊放 文藝精品走進百姓心里》,為您深度解讀。

 

惠民演出進基層 文藝走進百姓心里 

百花齊放,群星璀璨。

十四藝節期間,作為群眾文化領域政府最高獎項,第二十屆群星獎廣場舞、舞蹈、曲藝類終評在重慶舉行。86支隊伍2150名演員匯聚山城,帶來風格各異、熱氣騰騰的高水準群眾文藝作品,將老百姓最真實的煙火日常與厚重的巴渝文化搬上了舞臺。

image
舞蹈《織卡織卡》

藝術添彩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并不限于在劇院等演出場所。十四藝節期間,來自全國的47支優秀群眾文藝團隊走進江津、永川、沙坪壩等9個區縣開展惠民演出,讓群眾文藝走到市民身邊,走進百姓心里。

image
惠民演出

雄奇山水,新韻重慶。

許多外地游客走進重慶時總會驚喜地發現:這座8D魔幻城市的獨特藝術氣質,正在千樓百巷中傳遞。

重慶圍繞時代主題與地域特色,創作推出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的藝術精品。比如:合唱《憶秦娥·婁山關》《川江暢想》獲第十九屆群星獎;童聲表演唱《心中的小蘿卜頭》獲重慶市“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并申報國家藝術基金;獨幕劇《過年吃餃子》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少兒舞蹈《我畫我家》《務圖窩妥》入圍第十二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分獲金銀獎;原創廣場舞《永遠跟黨走》在全國廣場舞展演中作為示范作品進行推廣。

近年來,重慶推動“送服務”與“種文化”相結合,每年舉辦“閱讀之星”誦讀大賽、鄉村“村晚”、戲劇曲藝大賽、廣場舞展演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超2萬場次,送文化進基層逾3.3萬場次,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新興文藝業態,正在融入市民生活。

追逐藝術浪潮 經典作品魅力無窮

上得殿堂,進得市場。

在蓬勃發展的藝術浪潮中,重慶市在提供豐富多彩藝術供給的同時,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積極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發展路徑,引導院團面向市場、服務群眾,打造一批唱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經典作品。

1761695919000
江畔音樂會

創新打造的江畔音樂會已發展成為擁有超千萬粉絲的原創藝術IP,為重慶的璀璨夜景賦予靈動的音符;推出《極限快樂SHOW》《重慶·1949》《醉人的川劇》等文旅演藝品牌,累計演出超3000場,成為文旅融合的范例;全市17家公共美術館舉辦展覽超200個,推動優質文化資源惠及更廣泛人群;鼓勵社會主體整合資源打造演藝新場景,全市演藝新空間增至45家,遍布商圈、景區、古鎮,讓游客在游覽中感受巴渝藝術魅力。 

文旅融合譜新篇 川渝攜手書華章

藝動巴山蜀水,共繪時代新篇。

做好十四藝節的各項工作,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生動實踐,也將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標志性成果。重慶與四川攜手,廣泛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文化合作,采取系列措施,形成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在精品劇目創排上,川渝打破地域界限,攜手打造高水準作品,讓巴蜀文化通過舞臺藝術更廣泛地傳播。例如,成渝兩地聯合創排推出的印象京劇《薛濤》,深挖巴蜀歷史文化名人題材,將京劇藝術與川渝地域特色相融合,成功斬獲第十屆中國京劇節優秀劇目獎,成為兩地藝術協同創作的典范。

在政策協同層面,川渝同步發力筑牢合作根基。兩地同步頒布實施《川劇保護傳承條例》,成為全國文化領域省際協同立法的示范;聯合組織開展第六屆川劇節、川劇匯演,合力做好振興川劇大文章,推動傳統戲曲門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在文化活動聯動方面,川渝共辦特色活動激發區域文化活力。共同舉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系列藝術活動,聯合推出“跟著中國藝術節游川渝”100個文旅特色場景、成渝話劇雙城記等區域文化品牌。通過互展互演、資源互通,讓川渝群眾共享優質藝術成果,進一步強化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文化紐帶作用。

“新韻重慶”無人機表演
“新韻重慶”無人機燈光秀

心有繁花,一路芳華。

重慶正以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讓藝術成為城市發展的軟實力、人民幸福的硬支撐。在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重慶不斷加強藝術事業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國、專業與群眾方面的融合,綻放出絢麗光彩。

藝術的盛宴,時代的寫照。

這是一場由文化和旅游部聯合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奉獻的藝術盛宴。在色彩斑斕的視覺傳遞中,重慶正不斷汲取藝術的力量,譜寫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嶄新篇章。

 

文/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天春 徐云卿

供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相關閱讀:

十四藝節·深度 | 文華花開 群星璀璨 重慶為什么能?(上)

責任編輯: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