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
聽新聞
核心提示:
連續兩天,重慶彭水縣辦了兩場“宴席”,一場是“武陵山·火鍋美食文化活動”,一場是“中國甘薯大會 ”,這座好客的城市,生動演繹了什么是“美食不可辜負”,同時,將目光投向了食材背后的漫長產業鏈,通過辦節會,吸引了流量,也成功獲取了國家級的產業人脈。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深入現場,為你解析彭水“宴”客記。

彭水晶絲苕粉,被譽為苕粉中的“貴族”,如何“普及”這一美食?
答案是將其“投進”國民美食——重慶火鍋。11月5日,“武陵山·火鍋美食文化活動”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兩江廣場火熱開“燙”。在這場聯動武陵山周邊城市、聯袂重慶知名火鍋店的火鍋盛會中,彭水晶絲苕粉成為全場熱捧的明星食材。
這場火鍋節除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紅薯行業協會、彭水縣晶絲苕粉集團兩家承辦單位,更有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重慶市火鍋產業協會聯合主辦,不難發現,彭水以火鍋“宴客”之外,更看重甘薯深加工產品——晶絲苕粉在美食場景的應用。
一檔別樣的演出
彭水晶絲苕粉能在火鍋活動現場“吸粉",得益于“彭水晶絲苕粉秀”。
該創意節目通過藝術形式展示了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非遺技藝與現代火鍋文化的完美融合。

“彭水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與民族文化資源,正全力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文旅品牌。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彭水、品味彭水、愛上彭水。”彭水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任序江說道。
這場火鍋節會,在熱情洋溢的民族歌舞《武陵宴天下》中拉開帷幕。中央外辦、世界糧食計劃署、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國際馬鈴薯中心、重慶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多地市縣領導、行業協會代表、企業家及媒體嘉賓共同出席。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美食是促進文旅融合、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后將會進一步支持彭水發揮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美食文化IP。
一次熱鬧的聚會
想要“出圈”,先得“引流”。
重慶火鍋火遍海內外,彭水將借力的對象瞄準了重慶火鍋協會,后者得知武陵山地區食材豐富,欣然接招,雙方一拍即合,成功置辦了這場面向武陵山兄弟城市、引發全網關注的火鍋派對。

重慶市火鍋產業協會會長陳國華說,重慶火鍋不僅是美食,更是文化符號,他呼吁各界共同推動火鍋文化與地方特色食材的創新結合,助力鄉村振興與消費升級。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武陵山10余個城市,共帶來了百余種特色火鍋食材參展,場內,嘉賓們開心地燙著毛肚、鴨腸等食材;場外,50余個食材展位亦被群眾層層圍住。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場內場外,彭水晶絲苕粉都是大家關注的“C位”。
記者注意到,不少在火鍋里試吃了晶絲苕粉的嘉賓,離場后趕往了彭水晶絲苕粉的展位咨詢并現場下單購買,他們已被這粉絲“吸粉”。
一場雙贏的合作
近年來,彭水致力發展晶絲苕粉產業,并在各大展會進行推介,逐漸打響了知名度。
這次借助火鍋引流的節會,達到了為晶絲苕粉進一步吸粉的目的。
彭水紅薯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該縣已建成投用紅薯加工生產線42條,開發火鍋寬粉、酸辣粉、紅薯片等“爆品”10余種,推出紅薯宴菜式20余種,彭水苕粉已成為重慶火鍋“熱辣滾燙”的靈魂伴侶。

重慶火鍋產業協會“趁熱打鐵”,與彭水縣簽訂了火鍋和紅薯產業戰略合作的協議,該協會表示,將充分發揮火鍋“一鍋煮天下,萬物皆可燙”的特點,“燙”出大產業,“燙”出大消費,“燙”出大就業;同時也要利用重慶火鍋萬家企業、萬家門店,以及一年一度的火鍋節、火鍋博覽會、火鍋交易要素平臺這些優勢,進一步加強與彭水紅薯產業的合作,讓更多像紅薯產品這樣的健康產品進入火鍋,推動彭水晶絲苕粉伴隨火鍋這艘大船走出重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第1眼TV-首席記者 羊華/文
記者 黃歡/外聯
分享成功
相關推薦
參與評論積分 龍珠商城兌好禮
打開第1眼TV-華龍網查看全部評論 >